甘孜日報 2017年06月28日
——專訪雅江縣委書記劉宗建
■雅江縣委中心報道組 張莉 本網記者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體現了省委的大思路、大手筆、大謀篇、大智慧,尤其是報告中提出的‘一個愿景、兩個跨越、三大發展戰略’和‘五個再上新臺階’的總體謀劃,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經濟建設作為興省之要,方向十分明確,任務特別清楚,我感到這對雅江而言將是重大的戰略機遇,我們要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擰成一股繩、匯成一股氣、打好主動仗,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藏區實際、具有雅江特色的發展路子,努力趕上全省、全州發展快車,奮起躋身全州第一方陣。”雅江縣委書記劉宗建對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感觸頗深。日前,記者就如何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者:雅江縣提出了要奮起躋身全州第一方陣的發展愿景,結合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請問有些什么新思路、新打算?
劉宗建:從雅江的實際來看,要貫徹落實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奮起躋身全州第一方陣發展是關鍵。結合此次會議精神,當前重點是要全面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切實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突出“脫貧奔康和長治久安”兩個關鍵,統籌抓好“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把握“農牧品牌化、電礦優質化、旅游全域化、城鄉特色化”四化聯動發展路徑,精心組織實施“扶貧攻堅、依法治縣、產業富民、交通先行、城鄉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六大戰略,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雅江,確保與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要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兩個發展帶”區域發展布局,打造以縣城為中心的文化旅游休閑中心、客流物流服務中心,著力提升“雅礱古渡、懸崖江城”的城市品牌形象;打造以國道318沿線為發展帶的生態文化旅游業、特色優勢農牧業、現代物流業,使之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地帶;打造以雅礱江沿線為發展帶的生態文化旅游業、生態能源業、優質礦產業、生態農牧業,使之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核心地帶。
記者:要實現愿景,雅江縣將采取哪些具體的舉措來抓好落實呢?
劉宗建:重點是要在以下五個方面狠下功夫:一要在抓產業、謀發展上狠下功夫。在“經濟總量小、發展底子薄、發展水平低、發展不平衡”客觀實際面前,將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中精力推動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堅持“農牧品牌化、電礦優質化、旅游全域化”不動搖,加快優勢資源開發,做大做強生態能源、文化旅游、特色農牧、優勢礦產四大產業,著力構建經濟效益好、特色突出、富民惠民的生態產業體系,切實將全縣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富民優勢。二要在抓脫貧、奔小康上狠下功夫。堅持把民生改善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脫貧攻堅為統攬,下足“繡花”功夫,做實“過細”工作,確保到2019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實現5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227戶10201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圍繞“兩不愁”發展致富產業,推進產業扶貧、能力扶貧工程,培育專合組織,扶持種養大戶,加強就業技能培訓,確保村有集體經濟、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圍繞“三保障”補齊民生短板,加快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解決群眾通路、通水、通電、通訊、住房、就醫、入學等問題,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圍繞“四個好”激發內生動力,堅持政策幫扶與思想教育相結合,辦好農民“夜校”,積極創建“四好村”,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感恩奮進。三要在抓城鄉、添活力上狠下功夫。突出補齊城鎮化短板,把統籌推進城鄉發展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抓手,加力推進縣城、新區、鄉鎮、集鎮和新農村建設,切實打造魅力縣城、風情小鎮、優美鄉村。著力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力爭到2021年,城鎮化率達到40%,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四要在抓法治、保穩定上狠下功夫。始終保持反分裂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類分裂滲透破壞活動,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重點抓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工作、宗教領域和諧穩定,依法治理常態化工作,“七五”普法等相關工作。五要在抓改革、促開放上狠下功夫。要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創新招商引資機制,積極參與和舉辦各種招商引資活動,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向特色優勢產業。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