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委群眾宣講團和諧鄉村行暨康定市“五下鄉”活動紀實

宣講現場。

文藝表演。

義診現場。
■ 張雪峰 文/圖
室外驕陽似火,會場座無虛席。近日,由州委宣傳牽頭、康定市委宣傳部組織實施的愛國守法感恩團結2015年州委群眾宣講團和諧鄉村行和康定市送文化、法律、衛生、科技、宣講“五下鄉”活動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眾前來聆聽。
特色宣講入人心
在朋布西鄉、新都橋鎮,州民干校高級講師阿白用一口流利的藏語,圍繞依法治州及和諧社會創建,從群眾身邊發生的小故事著手,從新舊社會對比談到新農村建設,從民族宗教政策談到法律法規知識,從夫妻之間的團結談到朋友之間的團結,從感恩父母談到感恩社會,從孝敬父母、愛護家庭談到熱愛祖國,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生動且貼近生活的事例,全面闡述了“愛國、守法、團結、感恩”的真諦。
在孔玉船頭小學的操場上,響起了全國勞模、康定市金湯鎮先鋒三村黨支部書記周易洪的快板聲:“改革開放三十年,百姓生活有巨變,要把問題說明完,新舊對比表一番……”。群眾宣講員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九龍縣呷爾鎮文化站站長王長生的詩歌《家和萬事興》、老表方言《好字在何方》、《“夢”心愿人愿》等一個個精彩的四言八句,一個個生動的事例,闡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怎樣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針對孔玉片區水電開發對,群眾利益矛盾突出的實際,兩位宣講員提前調研,針對資源開發、非法上訪、依法維權等問題用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開展了一場一個多小時的臨時宣講,贏得了現場群眾熱烈喝彩。
此次宣講,無論是州委宣講團第四分隊的藏語宣講,還是第一分隊的漢語宣講,場場講解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既闡明了當前黨委政府的政策,又解除了群眾心中的疑惑。
“阿白老師的講解很精彩,對我們很有幫助,讓我明白了在法治社會中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朋布西鄉牧民多吉高興地說道。
“這次宣講我們還舉行了升旗儀式,氣氛莊嚴肅穆,我覺得很感動。這些年,黨和政府為我們辦了很多好事實事,生活變好了,居住環境也改善了,看病也能報銷了,這些都要感謝黨和政府。”在新都橋宣講現場,東俄洛三村的多吉感慨萬千。
在船頭小學宣講現場,孔玉鄉色龍村村長陳扎西告訴筆者:“宣講老師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快板形式進行政策宣講,群眾好懂好記,容易接受,這個方式好。希望宣講團能到村里為全村群眾講一場!”
真情實惠下鄉來
在孔玉鄉船頭小學,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康定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義診咨詢臺圍滿了量血壓的群眾,農牧科技局免費贈送的種子和宣傳資料被咨詢群眾一搶而空,司法局的工作人員正在耐心為群眾解釋法律疑惑。
“我這幾天頭有點暈,是不是血壓血糖又高了,請醫生幫我檢測一下。”家住巴郎村的楊婆婆,一邊測量血壓,一邊對筆者說,經常有這樣的義診活動在村子里開展,很是方便。
“五下鄉活動,把黨的富民惠民政策送到了群眾身邊,把精彩的文藝表演送到了群眾家門口,把發家致富的科學技術送到了群眾的手心上,群眾得到了實惠,我代表群眾道一聲謝謝了!”新都橋鎮鎮長沙甲瑪說出了鄉親們的心聲。
“今天一下子來了這么多人,實在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先后發放了宣傳資料2000余份,贈送了各類種子400多包,還早早被群眾搶空了,下次要多帶點才行!”康定縣農牧科技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
文化大餐到門前
每次宣講剛剛結束,聽眾意猶未盡時,送文化下鄉的演員們又將精心編排、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為觀眾獻上。隨著舞蹈《香巴拉的祝福》、《心中的歌獻給親人金珠瑪》、《贊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歡天喜地》和歌曲《心在飛》、《這里是歌舞的海洋 》、《祝福吉祥》等一個個精彩節目陸續演出,將現場氣氛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潮。縣文化館送來了精彩節目,當地群眾也不甘示弱,孔玉鄉的楊大哥也登臺唱起了高亢嘹亮的原生態山歌。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一張張歡快的笑臉,臺上臺下激情互動,在一小時的文藝表演中,現場掌聲不斷,氣氛高漲。在新都橋鎮,不僅文藝演出的市政廣場坐滿站滿了近千名群眾,連旁邊樓房的陽臺上也站滿了農牧民群眾。
在新都橋鎮、孔玉鄉,經常看到有從數公里外的牧場、邊遠村組趕來觀看文藝節目的農牧民群眾。孔玉鄉折洛村的呷絨告訴筆者,聽說縣上要在孔玉演節目,她特意起了個早,把家務忙完就趕過來了,節目真是太精彩了,希望“五下鄉”能夠常下鄉。
據統計,在這次的州委群眾宣講團和諧鄉村行宣講和五下鄉3場活動,覆蓋了3個鄉鎮40多個村組、3個居委會的村(社區)兩委干部、村三員和農牧民群眾、學校師生2300多人,特別是新都橋鎮開展五下鄉活動最多時有上千人次,孔玉也有700多人。開展義診服務110余人(次),開展法律、科普咨詢150余人(次),發放普法、農業生產、畜牧養殖、疾病防治等宣傳資料3500余份,深受當地群眾的衷心喜愛和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