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4月12日
補齊產業短板 助力精準扶貧
本網訊(州扶貧和移民工作局)近年來,我州立足推動工業產業扶貧精準化,突出地方特色和傳統優勢,實施“五大工程” 全力打造工業產業扶貧新生“主力軍”,切實增強工業產業扶貧“造血”功能,著力提升產業市場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推進項目扶貧工程,帶動貧困群眾增收。根據我州實際和市場需求,幫助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創新發展,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爭取產業扶貧資金2000萬元用于貧困縣(市)工業產業發展。重點實施白玉鑫源礦業廢水凈化循環利用項目、理塘鑫和礦業尾礦庫建設項目、鄉城金梅朵公司元根深加工一期項目等9個重點工業項目。2018年,擬完成投資2.86億元,企業帶動新增解決貧困地區就業人數500人。
推進園區帶動工程,建成產業規模效應。提升一批園區,加快完善康瀘產業集中加工區、鄉城縣康南農特產品集中加工區、理塘縣康藏現代農牧產業加工貿易區等7個園區的配套設施和孵化平臺建設。建設一批園區,加快康定市鴛鴦壩生物醫藥科技園、稻城縣八寶產業園區等5個園區建設,為企業入駐創造條件。規劃一批園區,加快康定市新都橋園區、道孚縣農特產品加工貿易園區、爐霍縣康北特色農畜產品加工集中區等10個園區規劃、評審和建設前期工作。
推進企業培育工程,建強特色產業基地。為中小微企業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扶持中小微企業向規模以上企業發展,2018年新增小微工業企業15戶,培育升規企業6戶。引導省內有條件、有意愿的大中型企業與貧困地區相關行業企業進行對接,開展結對幫扶,建立合作機制。強化協調指導,推進德格宗薩藏醫藥公司、鄉城藏青蘭飲片廠投產,實施爐霍、巴塘中藏醫院和阿池果塔藏醫藥公司制劑室標準化建設。
推進產業壯大工程,發展民族特色產品。著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指導青稞、俄色茶樹果、油菜籽等企業進行精深加工項目,促成企業與農戶建立合作機制,輻射帶動上千戶農民增收,實現產值3.5億元。著力發展中藏醫藥產業,擬定中藏醫藥產業三年推進方案和川貝母產業化發展方案,累計建成藥材種植基地6.7萬畝(其中,2018年新增1.1萬畝),制劑配制200噸,實現產值10億元。著力發展民族手工藝業,以雕刻、金屬制品、工藝家具、民族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等工藝美術優勢產業為重點,帶動貧困人口實現就業增收,實現產值1.5億元。
推進人才培養工程,培育脫貧致富能手。落實工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工作,組織專家對產業發展開展技術指導,現場傳授各種加工生產技術,組織企業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全年完成工業技能人才培訓3期150人次。積極配合教育部門開展定向培養工作,為深度貧困縣培養本科生19人、專科生20人。積極組織省經信委開展的培訓工作,圍繞農產品加工、中藏醫藥、民族手工藝等產業分期分行業進行培訓,全年完成培訓26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