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新廁所”開啟新生活

甘孜日報    2019年07月24日

圖為益西在整潔衛生的新廁所洗手。

    ◎理塘縣委中心報道組 葉強平 周鵬 文/圖

       7月18日,走進理塘縣下木拉鄉則工村藏族村民益西家中的衛生間,嶄新的瓷磚、時尚的潔具,一按沖水按鈕,糞污被沖到埋在地下的化糞池。閑不住的他把廁所打掃得既干凈又整潔。“這個‘新廁所’不臭,跟城里一樣的干凈、衛生。”益西笑著說。

     “過去可不是這樣,家家戶戶用的都是旱廁,廢舊板子圍四邊,兩塊木板搭起蹲坑,一到夏天,又臟又臭,蒼蠅亂飛,臭氣熏天。夜晚‘內急’還要打起手電跑快點。”益西說,以往外地客人還沒進村,首先聞到的就是臭味,更不好意思喊客人到家中坐了。

      小廁所事關大民生,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今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但受高寒、高海拔等自然條件限制及傳統觀念等原因影響,藏區農村較難建設水沖廁所,農牧民群眾習慣了使用旱廁的生活,突然間要打破這種傳統,很多農牧民群眾仍有排斥心理。

      農牧民群眾的擔憂,就是改革的著力點。下木拉鄉按照“便民、健康、生態”的原則,統一改造標準,從加強思想引導,讓農牧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為目的,穩扎穩打、有序推進。目前,下木拉鄉已有9個村實施了“六改三建一加固”的廁所改造。

      為少走彎路,探索最佳方式。改造中,下木拉鄉結合地域特點,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每個村統一標準,采取農牧民群眾自己投工投勞、政府補助的方式進行,讓農牧民群眾廣泛參與,提高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按照既定標準建設,保證使用面積達到6平方米以上,有墻磚、地磚、吊頂,有沖洗便盆、面盆,外墻統一粉刷,確保實用、美觀。

      硬件上去了,軟件也要跟上。通過農牧民夜校開展健康教育,制定《村規民約》,打出評比牌,每月開展家庭環境衛生評比,以“比學趕超”的評比促進農牧民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在益西家中,一座既滿足實際生活需求又經久耐用、美觀清潔的新廁所見證了“廁所革命”的成功。“以前上廁所是一個難以啟齒之事,又臟又臭;現在,在鄉上的引導下,改造成水沖廁所,干凈又衛生,我們農牧民群眾也能像城里人一樣生活。”益西高興的說。

    “以前農村就是‘臟、亂、差’的代名詞,這幾年實施了‘六改三建一加固’等政策,全鄉農牧民群眾在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擁有了更清潔的環境,衛生習慣也變得更好了,其中廁所改造最明顯,也接地氣。”鄉黨委書記洛絨向秋說,下一步,下木拉鄉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補齊農村生活品質短板,營造衛生清潔、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鄉村環境,讓下木拉鄉不僅有“顏值”,更有“氣質”,不斷提升下木拉鄉農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益西家的廁所改造,是理塘縣“廁所革命”的縮影。據了解,2016年至2018年,理塘縣共完成農牧區改廁6843戶,今年將完成3616戶廁所改造任務,讓萬余高寒地區的農牧民也享受到“廁所革命”帶來的美好新生活。



  • 上一篇:鋪就凈土鄉城的幸福路
  • 下一篇:沒有了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潼南县| 喀什市| 民乐县| 仙游县| 怀仁县| 崇礼县| 三亚市| 巴林右旗| 永福县| 岗巴县| 斗六市| 自治县| 明光市| 清徐县| 保靖县| 偏关县| 墨竹工卡县| 炎陵县| 恩施市| 临清市| 永济市| 宝坻区| 齐齐哈尔市| 黄梅县| 和平县| 南召县| 黔南| 稷山县| 昌江| 桂林市| 宁远县| 曲麻莱县| 霞浦县| 长泰县| 天气| 无为县| 明光市| 资讯 | 万荣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