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大愛無聲

本站原創    2016年03月02日

   ——記首屆感動甘孜人物尼瑪

     ■本網記者 馬建華
     尼瑪是雅江縣西俄洛鄉汪堆村人,因為新婚妻子在狹窄的公路上出車禍喪生,他暗自發誓要養護好路告慰亡妻。從那時起,他是一位堅守而執著的“護路者”,他終身踐行著把路養護好,減少車禍的錚錚誓言。30多年來,他一人承擔了13公里長的公路養護工作,常年堅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牛溪卡高原上,風雨無阻,把一條條群眾的生命路和致富路養護好,減少車禍發生,讓群眾出行更加安全,確保了道路的通暢和群眾的平安出行。他是確保“道路暢通的守護神”。他窮其一生踐行誓言,用執著和堅守感動甘孜,他獲得了首屆感動甘孜人物稱號,他雖然離開了人世,卻把忠誠、執著和奉獻留在了人間。
    義務養路 告慰亡妻
    2014年6月,記者從雅江出發,車行58公里,在距離西俄洛鄉政府大約8公里處,見到了一位沒有穿養路專用工作服的老人正在補路。記者感到很奇怪,難道補路的老人不是養路工?
    老人與外界接觸較少,幾乎不會說漢語,通過隨行翻譯,記者得知,他就是群眾所說的編外養路工尼瑪。
    尼瑪老人68歲了,是西俄洛鄉汪堆村人,孤身一人生活,卻承擔了13公里長的公路養護工作。他的命運坎坷,早年,他父親和母親因病先后去世了,唯一的姐姐在上世紀60年代也嫁人了。尼瑪隨后在道孚縣當了三年兵,退伍回家鄉后,經人介紹與河口鎮藏族姑娘澤仁拉姆戀愛結婚。雖然日子過得拮據,但是夫妻兩人十分恩愛。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他們婚后才一個多月時間,他的愛人乘手扶拖拉機到雅江縣城趕集,由于當時的公路很窄,路面坎坷不平,拖拉機不幸掉下了山崖,澤仁拉姆在這次車禍中喪生。尼瑪悲痛欲絕,他暗暗發誓:“今生不再娶妻。把路養護好,減少車禍,以告慰妻子的在天之靈”。
    尼瑪講述往事時,戳痛了心靈深處的傷疤,淚水漣漣。記者為尼瑪三十年如一日踐行養路誓言感到欽佩。
    “還是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尼瑪豎著大拇指說:“過去,從318國道的牛溪卡到西俄洛鄉政府不通公路,國道公路走到盡頭,村民騎馬走路耗費不少時間,一點也不方便,希望通公路是全村人祖祖輩輩的夢想。70年代末,政府撥專款修通了這條13公里長的公路,這是我們全體村民的生命線。但是,由于這條路不是國道,而且13公里長的路段沒有人家戶,因此,這條路的維護成了一大難題。自從我愛人發生車禍不幸身亡后,我知道只有把路養護好才會減少車禍。愛人去世后,我一個人無牽無掛,沒有什么經濟負擔,沒有任何人給我做思想工作,從1981年開始,我自覺主動養護這樣條路。”
    尼瑪在這段路中間搭建了一個能夠遮風避雨的草棚,做義務養路工,這一干就是30多年。
    早晨7點起床,燒火、洗臉、煮稀飯;8點左右吃過早餐就上路工作;中午12點回家吃飯休息;下午2點到5點上班,6點回家吃飯休息。30多年來,尼瑪的每一天幾乎都是這樣簡單而有規律的生活,風雨無阻。
    執著養路 無怨無悔
    尼瑪說自己的工作并不復雜,就是補平路面,疏通排水溝,鏟除路面冰雪和垮塌在路面上的泥石。看似簡單,每一道工序做起來卻并非易事。
    “如果遇到大型的山體滑坡怎么辦?”記者問,塌方量大,僅靠你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動用大型機械呀。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步行8公里到鄉政府去報告,請求支援。”他這樣回答。因為他至今沒有任何通訊設備。
    “買米買菜怎么辦?”筆者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菜可以從鄉上買,米一般都是托過路車輛從雅江帶來。”
    “你這么辛苦,工資一定很高吧?”
    尼瑪說:“我補路并不是為了錢,當地政府對我很好。2005年,政府幫我修建了一間石頭平房。補路沒有工資,但政府發給我的生活補助也很高,開始是每月260元,后來是300元,現在已經提高到了700元。我一人完全夠用了。”
    由于多種客觀原因,他的用電問題一直沒有解決,但是,尼瑪說他自己對無電生活很習慣。
    有一次小溪突發大水,沖壞距石頭房400米遠的一段公路。尼瑪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和修橋施工隊一起作業。小橋竣工時,尼瑪拒絕了工資。村民們很感動,將此橋命名為“尼瑪橋”。
    “這座橋又不是我一人修的,怎么把我的名字寫上去啊?我叫他們擦掉,他們就是不聽。”尼瑪心里很不情愿。
    34年來,在尼瑪老人的精心養護下,這條道路未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尼瑪老人的執著和堅守,過往村民為之感動,紛紛捐錢贈物,從縣城回來的司機還多次給他捎去大米和蔬菜。
    去年7月12日,尼瑪老人病入膏肓了,他要去和天堂的妻子相會去了,他拖著病體,顫顫巍巍地來到養護了30多年的路上,檢查道路是否安全,深情地凝望著他用生命踐行誓言的這條公路,萬般不舍。7月13日,尼瑪老人再也沒有醒來。
    “尼瑪老人走了,13公里的路上,再也見不到老人忙碌的身影了”。汪堆村700多位村民忍不住掩泣。
    “他留給了我們忠誠、奉獻、堅韌、執著的精神財富,在脫貧奔康的道路上,我們雅江人民需要這種精神,我們一定要把尼瑪老人生前養護的這段路管護好,讓老百姓走上放心路、安全路、致富路”。雅江縣委負責人動情地說。
    一次車禍奪走了愛人的生命,那是怎樣一種恨,仇恨路上的每一個坑洼。那又是怎樣一種怕,怕這坑洼再禍害別人。從此,在4000多米海拔的高度,13公里的路面,他用了一生去填平,直到生命將逝的頭一天。
    
  • 上一篇:俠骨柔情鐵紀檢
  • 下一篇:折多山擁堵車流十余公里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舟山市| 景洪市| 锡林郭勒盟| 图们市| 金秀| 鹤山市| 宜良县| 德庆县| 衢州市| 镇赉县| 洱源县| 永州市| 正宁县| 饶平县| 西峡县| 津南区| 枣阳市| 贵德县| 阿巴嘎旗| 黔东| 衡水市| 巩义市| 长子县| 新乐市| 东台市| 南和县| 丰原市| 丹江口市| 东乌珠穆沁旗| 高碑店市| 贵阳市| 成武县| 石河子市| 大悟县| 田林县| 桃江县| 恭城| 孙吴县| 洛宁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