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秉澤
日前,在某省召開的貫徹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大會現場,該省省委書記對某位正在“閉目養神”的參會干部提出嚴肅批評,“這樣的狀態怎么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當前,扶貧開發工作既面臨著多年未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面臨著不少新情況和新挑戰,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但有些地方或干部卻不在工作狀態。部分干部對扶貧對象識別不精準,優親厚友,將真正有需要的群眾屏蔽在外;一些貧困地區的黨委政府習慣當“二傳手”,工作缺少新招實招;一些地方只看減貧數量、不重脫貧質量,有的甚至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更有些地方擠占挪用、虛報冒領扶貧資金……
扶貧開發工作越是艱難,越需要硬朗作風。要想處理好諸多問題,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迫切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把嚴的要求、實的作風貫穿于扶貧開發全過程,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
具體來說,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切實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任務抓在手上,明確“時間表”、繪好“作戰圖”、當好“突擊隊”,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帶領貧困群眾準時脫貧。相關部門要加強協作,暢通信息共享渠道,在規劃編制、政策措施、資金安排、項目實施上形成合力,避免政出多門。各駐村干部要有“把他鄉當故鄉”的精神,深入基層摸實情、結合實際出實招,用心、用情、用力為當地脫貧想出路、找辦法,實施一批具有“造血”功能的發展項目,切實解決一批事關貧困地區長遠發展的問題。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貧困地區的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提升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貧困地區的干部群眾更要轉變等靠要的思想,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增強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靠辛勤勞動改變落后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