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別把家長當“助教”

《甘孜日報》    2015年10月13日

    ■ 馬悅
    剛過去的國慶長假里,不少家長吐槽說,有一半時間在替孩子做作業——小學二年級的數學作業是等差數列的運用,語文作業要求上交一份國慶游玩的PPT……家長們實在吃不消,連連感嘆:“這哪是小學生的作業,分明是給家長的作業。”
    對于家長的抱怨,學校也有自己的說法和理由:孩子的學習成長,家長必須參與,不能一攤手、全都丟給學校,到期末再問學校要成績。一位小學老師表示:“小學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階段,現在孩子們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多,全神貫注做作業的時間少,這需要家長的督促、陪伴。”
    在以獨生子女為主的當下社會,孩子是全家人的寶貝,其教育問題也因此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從某種程度上說,家長們對于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參與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
    正因如此,學校和老師在學生的教育上,地位變得愈發強勢。但強勢不是“任性”,我們應該認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區別、老師和家長的職責界限,不能用學校教育替代家庭教育,更不該由老師的特殊作業“綁架”家長。
    按照社會分工,學校、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同的責任,應該各司其職。學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家長的職能是生活中的老師,把學校教育壓在家長身上的做法并不妥。表面上看似乎是齊心協力,但事實是,各種需要家長幫助完成的家庭作業,極大侵占了家長和孩子共同的業余時間,甚至讓家長在不自覺中把家庭教育時間“清零”了。
    再來看看實際效果:布置給小學生的作業,最后因為超出能力范圍,只好由家長代勞。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真的能幫助孩子嗎?其實不然。這樣被迫“親力親為”的后果是孩子對大人的依賴,一旦獨自面對作業,就表現出各種不自信。不僅孩子沒有思考、沒有進步,而且還加重了家長的負擔。
    如今,這樣的事早已不是個例。對于這一普遍現象,教育專家提醒,學校要顧及孩子的全面成長,要落實減負責任。家庭作業首先要適度,不應該把家庭當作課堂的“延伸”,占據孩子大部分的業余時間;不應該潛意識地把家長當作老師的“助教”,轉嫁、推卸教育責任。
    在筆者看來,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應視學生的能力而定,如果遇到一些挑戰性問題,孩子實在不會,學校、家長就不應該強求。學校要給家長預留足夠的家庭教育時間,鼓勵家長在學校教育之外,為孩子創造個性化的發展之路,讓孩子的生活回歸豐富多彩的本色。
    歸根結底,學生教育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實事求是,各自承擔應盡的責任、做好份內的事,才能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 上一篇:用心感受村民心聲
  • 下一篇:法治也在生活細節中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林县| 镇赉县| 界首市| 榆社县| 自治县| 保亭| 秀山| 全椒县| 石家庄市| 苍溪县| 右玉县| 于田县| 鄯善县| 雅安市| 西贡区| 珠海市| 会昌县| 万州区| 吴川市| 色达县| 伊宁县| 天门市| 成武县| 洪雅县| 龙川县| 略阳县| 岚皋县| 永安市| 彭泽县| 亳州市| 青田县| 崇州市| 玛纳斯县| 林甸县| 高陵县| 嘉荫县| 洛阳市| 昌宁县| 简阳市| 罗平县|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