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民
產業是縣域經濟的“發動機”,產業是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可以說,產業扶貧是扶貧攻堅的核心,關系到整個扶貧攻堅的大局。做好產業扶貧這篇“大文章”,必須立足“增收可持續”,千方百計讓富民的產業興起來,讓廣大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強化規劃引領。產業扶貧能不能落到實處,產業發展規劃是基礎中的基礎、關鍵中的關鍵。規劃要“實”,要做到實事求是,深入調查研究,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容不得半點含糊。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區域、不同的農戶,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游則游,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確保產業全覆蓋。規劃要“新”,要做到與時俱進,特別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培育新的產業業態。
強化龍頭帶動。龍頭企業具有良好的產業整合和帶動能力,可發揮行業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形成龍頭引領、鏈條延伸、集群共進的局面。沒有龍頭帶動,就很難推動產業規范化、標準化生產。為此,要圍繞主導產業,扶持發展一批農民合作組織、扶貧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實現每個村有兩三個覆蓋貧困戶的支柱產業,每個支柱產業有1個以上的龍頭企業帶動,讓廣大農戶在合作組織、企業組織中獲利。
強化政策扶持。扶貧攻堅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系統工程。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對限時打贏扶貧攻堅戰都有政策上的“真金白銀”的支持,但再好的政策機遇,再大的傾斜支持,只有落到實處,才能發揮效益。特別是在推進產業扶貧過程中,要深入推進產業+教育、搬遷、金融、保險、培訓“1+5”疊加的扶貧方式,真正做到整合疊加扶持到戶,讓農戶真正受益。同時,在到戶資金的支持上,要改革資金使用辦法,繼續推行“改補為貸”、“以獎代補”等方式,進一步加強與銀行合作,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確保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