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安全檢查。
【核心提示】
春季由于氣候條件的影響,是礦山安全事故的易發期和多發期,為進一步推進我州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條件的根本好轉,規范礦山開采行為,實現礦山企業安全,努力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近日,我州、縣安監局對康定轄區內的幾個礦山企業進行了抽查。檢查突出了五個重點:查責任制的落實,礦山企業所有從業人員都要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查安全生產條件,露天礦山重點對臺階、邊坡浮石、邊坡穩定性及鏟裝運輸設備、爆破器材等進行檢查。對各類設備及工具等必須全面檢修,設備完好率要求達100%;查臺賬,所有礦山企業必須使用標準化管理臺賬;查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節后礦山從業人員流動性大、變化多,新進人員必須進行上崗前安全教育和培訓,老職工必須進行上崗前再培訓,所有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未經安全教育培訓人員不得上崗作業。查工傷保險,所有礦山作業人員必須及時、足額參加工傷保險。
■ 記者 楊珂 文/圖
現場細查看
隱患無處藏
一路走來,鉆礦井、爬礦山、頂烈日、冒煙塵,歷時4天。記者跟隨州、縣安監局檢查組一行分別到位于康定縣三河鄉大火地村龍源石膏礦,舍聯鄉野壩村瑞鑫金礦、下索子村一炷香金礦,前溪鄉大窩凼金礦進行安全生產檢查。
檢查第一天,行車近兩個小時,檢查組一行人首先來到三河鄉大火地村龍源石膏礦。由于石膏礦采礦點在半山腰,車輛無法繼續前行,一行人改為徒步上山。經過一天的檢查,檢查組發現該礦山施工現場無安全警示標志、標牌;廠區灌裝機轉動皮帶無安全防護罩;礦山未完全按照《非金屬金屬礦山操作規程》開采。
檢查第二天,一大早記者跟隨檢查組來到康定縣舍聯鄉野壩村瑞鑫金礦。歷時近三個小時,終于走到了金礦所在位置。此時,已經是中午,沒來得及緩口氣,檢查組工作人員便投入到檢查工作中。在采取現場勘驗,查看資料等方式后,檢查組發現該礦業11號礦洞廢棄巷道未進行封閉、通風設備不足,不能實現有效通風。
接下來的兩天,記者跟隨檢查組對位于康定縣舍聯鄉、前溪鄉的下索子村一炷香和大窩凼金礦進行了檢查。雖然路途艱辛,但是檢查人員不懼危險依然前往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檢查,并發現了兩個礦山存在的安全隱患。
企業安全重細節
生產保障方式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幾家礦業正在努力完善安全生產基礎工作,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改進安全生產管理手段,增強抓安全生產工作的自覺性。
龍源石膏礦副經理李維超說:“我公司一直堅持安全第一的理念,礦上露天開采的工人只有5名,機械工人選擇的是從業時間長的老工人。對工人進行入場、開工和日常三級安全教育。每月的25日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工人入場都要通過安全培訓考試。工作現場有專門的安全監管人員,有嚴格的獎懲制度。”
據大窩凼金礦安全工作負責人介紹,公司安全領導小組與員工層層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同時對礦權范圍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巡查,每月對各礦區、工區、生產生活區的安全檢查不低于兩次,每年有針對性的對全礦區進行2次以上大的排查整改工作,每次檢查都必須做好安全隱患排查記錄和整改要求,并作為專項資料建立在案。該公司各工區都設立有專職安全員,每天進入采礦點面進行現場安全檢查和指導,確保排除安全隱患,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來自漢源縣48歲的辛順江是一位金礦的爆破工人,從1998年開始做爆破手,到現在已經16年了,在16年的工作中總結出不少預防安全隱患的方法。辛順江說:“我每天要干的工作就是安全地把連在巖體上的金礦石炸掉,工作很危險,但只要安全工作做得細,就不會出問題。進礦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就是每天的敲幫問頂工作。”辛順江告訴記者,每次爆破時將炸藥裝好后,他都要反復檢查好幾遍,確定萬無一失了,才點燃引線實施爆破。
強化安全責任
加大查處力度
通過4天的礦山安全生產檢查,檢查組發現各礦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對各礦業公司下發了《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文書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檢查組負責人表示:將通過此次大檢查,嚴厲查處金屬非金屬礦山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糾正治理違規違章行為,及時發現和整改各類安全隱患,進一步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監管力度,提高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安全防范意識,確保我州金屬非金屬礦山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檢查組負責人說, 安全檢查要切實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走過場,以“嚴細實”的作風,以對隱患和問題“零容忍”的態度,堅持“命”字在心、“嚴”字當頭、敢抓敢管,深入現場,督促指導,狠抓落實確保大檢查取得實效。要堅持邊檢查邊整改,以檢查促整改。對檢查發現有問題的企業,要進行切實而不敷衍的整頓。對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和問題,要制定并落實防范措施,指定專人盯守,限期整改、跟蹤落實。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整改不到位而導致發生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要以此次大檢查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我州礦山安全監管聯合執法力度,依法從嚴從重查處違法違規生產行為,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且難以整改到位的企業,要依法予以關閉。對監管不到位、隱患排查治理責任不落實、重大隱患治理不力導致事故發生的單位和責任人,將公開曝光,并嚴肅追究其責任。
【記者手記】
為礦工撐起“安全傘”
轉眼間,4天的檢查工作結束了,我的采訪任務也完成了。驅車趕回報社的途中,一種意猶未盡的情緒縈繞在我的腦海,讓人不斷回想起和安監工作人員一同工作的點滴。
檢查工作中的一切故事如電影片段般在我的腦海中回放:在石灰石粉中一腳深一腳淺的腳印是安監工作者在工作中留下的烙印;懸崖邊蹣跚的腳步是他們對安全工作中的堅持;即使熱到脫光上衣,還掛在他們脖子上的執法證是他們對安檢工作的執著。從安監支隊成立到現在,他們為我州安全生產的付出是無法用文字表達的,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我們已從當初的帥氣小伙子變成了現在滿臉魚尾紋的老頭了。”
他們用自己的堅持、熱忱和執著為礦工們支起了一把把保護傘,如同一顆顆不起眼的螺絲釘,在安全生產出現任何松動時,憑著自己一股子韌勁擰緊了“安全閥”,為礦工們撐起了生產的“安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