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我州開展共建共創活動綜述

《甘孜日報》    2014年02月21日

圖為瀘定縣黨員干部到基層宣講移民政策。

  亮明身份做表率

  “我們將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處處以身作則,大公無私,教育、引導并帶領全體村民做好各項工作,早日過上幸福好生活!”面對全鄉130多名黨員和縣委組織部領導,鄉城縣青麥鄉亞金村書記——53歲的松阿依呷大媽和該鄉其他4名村支書從縣委組織部部長袁斌手中接過共產黨員戶標牌后,代表所在村的全體共產黨員莊嚴承諾。

  為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夯實執政基礎。鄉城縣以基層組織建設年、基層組織集中教育整頓和黨支部結對共建共創活動為契機,在全縣開展農村黨員掛共產黨員戶標牌;農村黨員承諾、踐諾;定崗位、定職責、定聯系群眾。按照全縣農村工作的薄弱環節,設置了黨務村務監督、村規民約監督、致富幫扶、政策宣傳、文明新風、綜治維穩、環境衛生維護、計劃生育服務、生態文明監督等九個崗位和每個崗位的職責任務,村黨支部根據每一位黨員的能力、特長、性格,結合黨員各自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一位黨員的崗位,讓每一位黨員都承擔起農村政策法規宣傳的講解員、傳播實用技術的技術員、倡導文明新風的宣傳員、維護農村穩定的安全員、保障群眾利益的維護員、村級事務管理的監督員等工作,使每一位農村共產黨員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任務。

  “開展共產黨員掛牌活動,讓共產黨員亮身份、做表率、比奉獻,旨在以此形式時刻警示黨員增強責任意識,激勵大家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提高服務群眾的本領,帶領群眾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工作中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真正做出表率,并在群眾監督下自覺履行黨員義務,主動投身到各處的工作中,為發展、穩定、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由群眾打分評價,對沒有起到黨員作用的黨員定期進行黃牌警告,直至摘牌。”鄉城縣組織部生呷介紹正在全縣開展的黨員戶掛牌活動。

  “我從舉起右手的那一刻,就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今天組織部領導在活動上為我們講解了共產黨員職責、任務等,給我們發放了共產黨員戶標牌,公開了我們的身份,今后將更加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處處以身作則,當好群眾的表率。現在我雖然年紀大了,不能做什么大事,但我也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當好模范做好表率,做好基層黨務工作,為老百姓服好務,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帶領大家共同致富。”該縣黑達村老黨員扎姆說。

  鄉城縣通過強認識、增投入、建機制、抓管理,使廣大農村黨員發展意識、維穩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意識不斷增強,促進了全縣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全縣經濟快速發展,呈現出一個組織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良好社會氛圍,農村共產黨員掛牌活動的開展使農村基層黨組織這座堡壘更加牢固,更加堅不可摧,幸福香巴拉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我將時刻激勵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用具體行動展現出自己身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先鋒表率作用,不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眾。”當亞金村的夏么丁真自豪地說。

  在共建共創活動中,我州各級黨組織強化制度建設,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在康定、瀘定、丹巴、九龍、德格、得榮6縣10個鄉鎮探索黨代會試點工作,落實黨員旁聽基層黨委會制度。開展“雙報到”活動,組織機關黨支部、黨員到結對村黨支部報到,組建由機關黨員和結對地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服務隊,為農牧民生產生活服務,為農牧民辦好事、實事9415件,化解矛盾糾紛2901件。設立黨員先鋒崗2578個,劃分黨員責任片區4952個,為6032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增強黨員宗旨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集思廣益謀發展

  “以往我們都是種玉米、土豆,一年下來只能夠吃,沒有剩余的錢,現在我們改種蔬菜了,收入也高多了。”瀘定縣嵐安鄉昂烏村村民楊麗英高興地說。她由衷地感謝瀘定縣紀委機關支部對口幫扶嵐安鄉昂烏村,引導村民主動調整產業結構給她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去年,瀘定縣紀委機關黨支部到村里開展幫扶活動時,向我支部21名結對幫扶黨員每人贈送了1袋高效化肥,按蔬菜凈種面積向村民兌現了79袋獎勵化肥,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昂烏村黨支部書記代興林高興地說,自從紀委機關支部與昂烏村開展結對幫扶后,把700多米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硬化路。引導村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推廣蔬菜種植,給村民送去了農資化肥等,幫助村民增產增收。

  “紀委干部手把手地教我種蔬菜,鼓勵我要主動轉變思想觀念,不要怕吃苦,靠勤勞的雙手發家致富。”村民姜永蓮說。

  通過支部結對,黨員幫扶,像姜永蓮一樣,許多村民種菜積極性高漲。為了讓這些綠色產品銷路更好,賣出更好的價錢,縣紀委機關支部黨員與結對幫扶的黨員座談,共同商議建立農業專合組織事宜,由蔬菜種植大戶牽頭,積極與蔬菜批發商、大的餐館、大的企業合作,并派出專人跑市場營銷,尋找蔬菜市場,幫助村民解決后顧之憂。

  “我們支部現在制度上墻、活動室通水通電、院壩硬化等,好多事都是人大支部想辦法幫我們完成的,雖說結對還不到一年,但我們支部各方面的變化還真不小,黨員的精神面貌、群眾對我們的評價都跟過去不一樣”。這是40多歲的興隆鎮沈村村支部書記余先敏在與組織部工作人員談到支部共建共創活動時發出的由衷感嘆。

  據了解,縣人大機關支部還協調各職能部門技術人員多次深入田間地頭為結對支部村民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為村民發放科普資料、農藥、肥料等;向貧困黨員、貧困戶送溫暖獻愛心,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開展“愛國守法感恩文明”宣傳教育,為村支部黨員上黨課等。

  在共建共創活動中,我州抓實“掛、幫、包”活動,為民服務惠民生。各機關支部充分利用人才、信息、技術等優勢資源,變“輸血”為“造血”,幫助結對村理思路、建機制、上項目、搞服務、促增收,結合實際制訂項目規劃185個,己完成規劃107個,共投入資金10208.34萬元;設立公益性崗位594個;幫助4756名農村閑散青年就業;勞務輸出12168人。大力開展"N+1"和"1+N"活動,深化黨員幫帶服務。充分發揮黨員幫帶作用,19370名機關黨員結對20164名農牧民黨員,16552名農牧民黨員結對91485名農牧民群眾。

  齊心共建同提升

  我州精心部署,扎實推進共建共創轉段工作。按照“全面推、重點推、深度推”三步走的要求,我州在深刻剖析總結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認真研制第二階段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載體,健全完善了工作機制,各機關黨支部和結對村(社區)黨支部認真完善《黨支部結對共建責任書》,制定了切合實際的《黨支部結對共建共創活動轉段工作實施方案》,為扎實推進第二階段工作打好了基礎。

  我州強力促進基層黨組織提檔升級,努力擴大覆蓋面。結合第二階段目標任務和《新一輪分類定級活動實施方案》,全州897個先進黨組織得到鞏固,691個一般黨組織得到提升,743個后進黨組織得到轉化。組織開展了空白單位黨組織摸排工作,大力推進在未建立黨組織的城鎮社區、鄉鎮衛生院、派出所、中小學校、寺廟管理機構以及“兩新”組織等重點領域的黨組織覆蓋工作,新建黨組織227個。根據新建黨組織情況,及時調整機關黨組織,結對機關黨組織新增90個,達1747個。

  在開展共建共創活動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全力抓好黨員發展,優化黨員結構。按照“4+1”黨員發展模式,把政治可靠作為首要條件,注重在高知群體、青年工人、青年農牧民、“兩新”組織、大學生村干部、回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和反分維穩中表現突出的優秀農牧民中發展黨員。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3512”農牧民黨員發展目標,努力優化黨結構。一年來,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730名(農民8007名),發展黨員4261名(農牧民3144名)。

  開展黨支部結對聯誼活動5405場次,參與黨員60883人次;開展黨組織書記上黨課9993場次,參與學習黨員干部97879人次;開展村干部培訓1445期36594人次;開展農牧民黨員培訓6300期81969人次。采取“請出來、送出去”的方式,各機關黨組織積極組織村(社區)“兩委”干部和農牧民黨員代表到州內外發達地區考察學習66次827人。各機關黨組織深入村(社區)黨組織開展黨的“十八大”、“三反三珍”、先進事跡宣講等主題教育活動16979場次;組織黨員“面對面”談心談話11858場次,參與談話黨員40261名;組織開展黨組織生活會9698場次,參與黨員108943人次。通過多層次的培訓,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得到提升。

  量身定制幫扶措施

  我州根據農村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情況,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和行業優勢,運用“黨群部門+軟弱村、政法部門+問題村、經濟部門+貧窮村、技術部門+產業村、統戰部門+民族村”的辦法,采取“一對一”或“幾對一”的方式,實行支部共建“一支部一對策”,切實增強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

  黨群部門對接“軟弱”村,提升結對支部執行力。對班子不健全不團結、軟弱渙散、執行力不強的“軟弱村”,落實黨委辦、組織部等黨群部門對口聯系,圍繞選好配強支部書記,采取培養推薦、機關選派等方式,選任支部書記或第一書記;圍繞完善支部運行機制,健全黨員議事制度,建立黨內民主溝通制度,落實黨員評議干部制度;健全工作責任制,指導結對支部抓落實。

  政法部門對接“問題”村,提升結對支部聚集力。對信訪問題突出、社會治安較差、干群關系不和諧的“問題村”,落實政法、信訪等部門對口聯系,推行“四議兩公開”機制,民主決策村內重大項目實施、重大資金使用等重大事項;健全完善黨務、政務公開制度,定期不定期公開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實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開展“三訪三問”活動(訪信訪戶問矛盾焦點,訪低保貧困戶問生活難點,訪老黨員老干部問發展重點)。

  經濟部門對接“貧窮”村,提升結對支部帶動力。對基礎設施差、集體收入少、經濟發展慢的“落后”村,落實發改、財政等部門對口聯系,幫助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協調發展項目,增添發展措施,著力破解發展慢、致富無門的問題。立足當地產業和資源優勢,有效整合各種項目、資金,充分利用支農惠農政策,通過幫項目、幫技術、幫資金、幫信息,培植主導產業,突出實用技術和技能培訓,重點幫扶貧困戶、受災戶等弱勢群眾脫貧。

  技術部門對接“產業”村,提升結對支部創造力。對交通便利、初具產業規模、經濟基礎較好的“產業”村,落實旅游、農科等部門對口聯系,指導結對支部搞好發展規劃,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培育壯大現有產業;廣泛開展專業技能培訓,組織旅游接待考察交流,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展特色養殖,促進支柱產業升級,形成長效發展機制;積極探索支部+協會模式,推進專業合作社建設,分類組建產業協會,以黨建集結產業,塑創特色品牌,推動產業鏈條的橫向開發與縱向延伸,構建立體化發展的產業體系。

  統戰部門對接“民族”村,提升結對支部感召力。對群眾普遍信教、僧尼相對較多、宗教文化氛圍濃厚的“民族”村,落實統戰、民宗等部門對口聯系,強化宣傳教育,廣泛開展五下鄉活動,舉辦各類科技知識講座,引導群眾學法、守法、用法;強化黨員隊伍建設,在退伍軍人、致富能手、"9+3"畢業生和反分維穩工作表現突出的農牧民群眾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黨員;加大貧困黨員的關愛力度,從信息、項目、技術等方面進行援助;強化與宗教人士的了解交流,積極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充分利用各種惠民政策,關心關愛貧困僧尼,力所能及解決寺廟現實困難。(記者 馬建華 文/圖)

  • 上一篇:我州五舉措做實森林防火工作
  • 下一篇:州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籌備工作就緒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金溪县| 凉山| 衡东县| 宁波市| 阳原县| 新巴尔虎左旗| 凉山| 保定市| 遵化市| 隆子县| 长丰县| 梁山县| 高淳县| 水富县| 龙南县| 桓台县| 郧西县| 中阳县| 教育| 理塘县| 罗江县| 色达县| 会东县| 浏阳市| 洛隆县| 通道| 宁波市| 比如县| 奉新县| 通化市| 长沙县| 博罗县| 将乐县| 旬阳县| 洱源县| 青河县| 依兰县| 西林县| 比如县|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