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5月09日
成華區電視臺主播正在指導丹巴縣學習人員。
當產業需要提檔升級時,四川省“科技萬里行”專家服務團來了;當精神病患者需要救治時,雅安市醫療機構來了;當宣傳人才隊伍需要培養壯大時,成都市成華區電視臺來了。群策群力,集各方智慧;同心同德,匯群賢力量;結對幫扶,牽心手于無間;助力甘孜,融真情而守望。
科技種植
省專家伸推動之手
本網訊 日前 新龍縣人才辦及時與四川省用“科技扶貧萬里行學法”活動新龍縣馬鈴薯產業技術服務團(以下簡稱專家服務團)對接拔病根、協商用“經驗法”,力爭在全縣農牧民播種馬鈴薯前找產量,為全縣農牧民上一堂“增收課”、下一場“科技雨”,從源頭上解決全縣農牧民致貧原因,讓科技為全縣農牧民的致富路披荊斬棘、保駕護航。
由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鄭順林、綿陽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丁凡等7名專家組成的專家服務團入駐新龍,召開了“2018年新龍縣‘科技扶貧萬里行’專家服務團座談會”。在座談會上,新龍縣農牧科技局馬鈴薯種植技術人員與專家服務團成員進行積極的交流,針對新龍縣馬鈴薯種植面對的困難和問題,專家服務團成員紛紛結合高原的土質、氣溫等自然環境特性,一一解答馬鈴薯種植的問題和疑惑。一是用“排除法”,找病源。通過對比分析,專家一致認為,由于氣候條件、預防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馬鈴薯晚疫病肆意蔓延,也是嚴重影響馬鈴薯產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用“科學法”,拔病根。針對馬鈴薯晚疫病,專家服務團建議采用“脫毒繁育”法,除去馬鈴薯的病毒,讓馬鈴薯遠離病毒侵害,健康繁育,綠色生長。三是用“經驗法”,找產量。專家服務團成員從均苗、培土、施肥、管理、防害等方面,全面闡釋馬鈴薯產量低的問題;要提高產量,就必須做好“均苗補稀”“及時培土”“合理施肥”“科學管理”“提早防控”等馬鈴薯種植工作。
踏入田間留痕留印,開好治貧“良方四步驟”作示范。為全面、真實了解新龍縣馬鈴薯種植現狀,“面對面。”傳授科學的馬鈴薯種植步驟,7名馬鈴薯種植專家把腳印留在了新龍縣的田間地頭,“面對面”重點講解演示“切塊催芽”“整地開溝”“適時播種”“科學管理”等馬鈴薯種植管理方法。一是“切塊催芽”,選優種。要選擇健康、無菌的馬鈴薯進行“切塊催芽”。專家現場演示:“怎樣,選種?怎樣、切塊?怎樣拌、殺菌藥?怎樣、催芽?”直觀、清晰地看在每位農牧民的眼中。二是“整地開溝”,打好地基。專家把講解與操作相結合,一邊講解一邊演示,主要從開溝高寬、開溝時間、開溝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演示講解。三是“適時播種”,保溫保濕。指導把準高原的最佳種植季節,適時播種,合理密植,科學蓋膜;在專家的指導下,縣農牧科技局農技員、農牧民多次演示蓋膜、密植寬度等,讓農牧民充分掌握蓋膜等技能。四是“科學管理”,增產增收。專家從出苗培土、合理施肥、病蟲防害等方面,講解了培土的技巧、施肥的比例和注意事項、病蟲害防治應采取“以防為主,防控結合”原則。更新了,農牧民對馬鈴薯種植的方式和觀念,全方位提升了農牧民對馬鈴薯種植的技術。
通過專家服務團集中培訓,農牧民一致認為:“科技專家是朋友,致富奔康靠科技”。從思想上心理上,徹底沖破農牧民傳統的種植思想觀念,把科技這顆神秘的“種子”埋在每位農牧民的心中,生根發芽。在今后的馬鈴薯種植中,他們將堅持科學的“選、打、播、管”種植原則,用好專家服務團帶給他們的科學技術和方法進行種植。 譚博方
跟班學習
成華區伸引導之手
本網訊 “這種跟班培訓的方式很好,很有必要,可以學習很多知識,我們不僅學習到了成華區電視臺先進的節目制播技術,更加感受到了他們的敬業精神、先進的管理理念,對于我們更深一步的了解認識新時代廣播電視宣傳的真諦和內涵具有很大的幫助”。首批赴成華區新聞中心跟班學習的丹巴縣廣播電視臺編輯余璐在第一周學習動態匯報中談到。
為進一步提高全縣新聞宣傳從業人員業務技能水平,滿足新時代新形勢對新聞宣傳的需要,丹巴縣利用成華區對口援建這一契機,分批派選外宣、網信和縣電視臺業務骨干到成華區委宣傳部、成華區新聞中心進行跟班學習,為丹巴縣新聞宣傳一線業務人員技能提升搭建了一個有效的平臺。
據悉,此次跟班學習的主要內容是電視臺和新媒體采、編、播專業技能和從業人員隊伍管理經驗,跟班學習分多批次進行,縣電視臺業務骨干期培訓時間為2月,每期參訓人數2人,外宣、網信業務骨干每期學習時間為一周,每期參訓人數1人,培訓采取“一對一”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并以此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學員在跟班培訓結束后仍可接受業務指導,最終實現從業理念、業務水平和工作效能的全面提升。
丹巴縣委中心報道組 降初澤郎 黃俠 文/圖
救治患者
雅安市伸援助之手
本網訊 日前,記者從州民政局獲悉,我州民政局已與雅安市民政局、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達成了合作推進“深度貧困地區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專項救助救治”工作的戰略合作意向性協議。
根據該協議,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將作為我州精神障礙患者救助救治定點機構,我州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精神疾病患者在該院接受治療可幾乎不用自己承擔治療費用,我州一般精神疾病患者在該院接受治療可享受正常醫保報銷;同時,該院還將協助相關方面,開展甘孜地區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和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業務培訓等工作。
據州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為貫徹落實全省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發展研討現場會精神,按照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衛計委《關于印發四川省深度貧困縣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專項救助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州民政局于5月6日派出工作組到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病專科醫院)考察學習,并就合作推進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專項救助救治工作,進行了洽談研討。
考察組通過參觀臨床科室、醫技科室、數字化信息中心、行政辦公室、頤養院、康復區等功能區,調研了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的功能布局、基礎建設、專業設備、人才隊伍、運營管理、病員救治等情況。
州民政局主要負責人在與雅安市民政局主要負責人和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領導班子進行了座談。座談中,大家一致認為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是省衛計委評定的國家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具有標準化的基礎設施設備、優秀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豐富的精神疾病救治經驗,甘孜在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還處于空白狀態。所以,甘孜與雅安在醫保一站式服務和精神病救治等方面有著良好的合作情景。結合兩地實際和省級相關部門的工作要求,我州民政局與雅安市民政局、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達成了以上戰略合作意向性協議。目前,我州正與雅安進一步協商制定具體合作方案。 記者 劉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