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農業質量年”我州以五大重點助推質量興農

本站原創    2018年04月25日

    本網訊(記者 宋志勇)記者從州農牧供銷合作局獲悉,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安排部署,該局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農業質量年”主題,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把增加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重點從以下五大方面推進農業質量年。

    狠抓源頭治理,推進綠色化發展

    一是加快高標準農田綠色轉型。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牧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牧業轉型提質增效,按照“一圈一帶一走廊”的區域布局,立足“兩江一河”生態特點、空間布局、氣候特點,以317、318兩條國道線為主戰場,聚焦產業扶貧,糧經飼、種養加、農林牧結合,著力推進3帶6園百公里脫貧奔康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示范帶建設,新建改造生態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25.75萬畝,新建改建特色畜禽繁育示范基地11個,新建改建牧區集體牧場示范場30個。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繼續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種植結構調整試點。啟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二是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使用。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加強病蟲害統防統治和全程綠色防控,實施農藥減量計劃,鼓勵和扶持自愿減少農藥使用量的農藥使用者。扎實推進飼料、獸藥質量安全管理,規范限量使用飼料添加劑,規范減量使用獸用抗菌藥物。

    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廣“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模式,加大種養結合,積極推進畜禽糞污減量排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擴大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范圍。抓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推廣工作,落實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責任。

    強化過程管控,推行標準化生產

    一是完善標準體系。抓緊構建與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健全重點產品生產技術規范、儲藏運輸、質量追溯、包裝標識等農業地方標準,支持州、縣(市)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技術規程。2018年制修訂州級地方標準22項。

    二是加大標準應用推廣。把農業標準化作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的重要內容和認定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標準。以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加強農業標準化宣傳培訓,大力培養明白人,印發明白紙,將標準要求切實落實在田間地頭、牧場圈舍。

    三是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大規模開展標準化生產示范創建活動。2018年力爭帶動全州新建改建特色農業產業基地87萬畝,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20個。3個現代農業畜牧業重點縣、9個省級現代產業融合示范園區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

     夯實基層基礎,提升監管工作水平

     一是加快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質檢體系建設作為民生保障項目,各縣市農牧部門要高度重視, 未完成質檢站項目驗收的9縣要加快項目實施進度,主動與縣發改委、財政部門銜接,年內完成項目驗收。已完成質檢站項目驗收的縣(市),要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重視,配備質檢站檢驗檢測人員,同時,力爭鄉鎮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站有一名監管人員。積極派人員參加省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跟班學習。并積極爭取條件,啟動質檢站實驗室“雙認證”。

    二是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七項專項整治行動,始終保持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壓態勢。針對我州農產品易出問題和高風險環節,在春耕等重要時段、以生產基地、養殖場(小區)、定點屠宰場(點)為重點區域,以肉奶蛋禽、果蔬水蜜、糧油菌類等為重點品種,深入開展農資打假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及時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

    三是擴大追溯管理覆蓋面。扎實做好得榮縣追溯平臺試運行工作,積極推進省級追溯平臺對接融合。率先在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三品一標”規模主體實施追溯管理,2018年新增20家生產經營主體入駐省級追溯平臺。

    加強隱患排查,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一是強化監測預警。加大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堅持監測結果會商和通報約談機制,充分運用監測結果指導生產、防范風險,配合省農業廳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抽檢種植業320個樣、養殖業130個樣、水產品40個樣。重大節日前開展州級監督抽檢,種植業60個樣、養殖業55個樣。各縣(市)利用快速檢測設備開展速測5000個樣。對全州規模養殖場(戶)、定點屠宰場(點)、省際間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開展“瘦肉精”抽檢30000個樣。繼續強化獸藥、農藥、飼料、肥料等投入品質量監督抽查。

    二是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建立和完善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持續開展網絡輿情監測,加強輿情分析研判,及時編發輿情信息。科普解讀農產品質量安全熱點、敏感問題,及時回應公眾關切。

    三是推進社會共治。全面推行有獎舉報、懲罰性賠償、公益訴訟等制度,鼓勵支持舉報各類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充分發揮新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支持、共同參與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打造“圣潔甘孜”區域品牌,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一是持續發展“三品一標”。不斷提升“圣潔甘孜”農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推進品牌強農,扎實開展省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區建設。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增加優質品牌農產品供給。力爭2018年“三品一標”總數達185個,建設省級農產品地理標志核心保護區1個。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率、綠色食品續展率分別保持在60%和70%以上。

    二是深入實施品牌建設“五大工程”。深入實施品牌孵化、品牌提升、品牌創新、品牌整合、品牌信息“五大工程”,培育壯大“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農產品品牌體系。積極參加中國農業品牌提升行動,著力培育高原羊肚菌、葡萄酒、蔬菜、水果等高原特色農產品,大力開發和利用九龍牦牛、昌臺牦牛、藏系綿羊、藏豬、藏雞等優良地方遺傳種子資源,打造“圣潔甘孜”區域品牌。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2個,登記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1個,向省廳推薦4--5個優質品牌農產品。

    三是積極開拓品牌農產品市場。積極參與全國、全省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向省廳推薦4—5個優質品牌農產品。積極參加“我的品牌我推介”為主題的廳、市(州)長農產品品牌推介活動。支持縣市舉辦“瀘定櫻桃節”、“雅江松茸節”等節慶活動,依托廣東、成都等對口援建省、市推進知名品牌產品進駐發達地區。配合召開四川羊肚菌生產觀摩培訓及產銷對接會,“踐行綠色發展‘素中之暈’、打造中國羊肚菌之鄉”。

    四是注重創建實效,實施動態管理。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創建。已授牌的康定、瀘定、丹巴縣(市)要總結提練在創建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監管示范樣板,形成示范帶動效應,整體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繼續強化工作保障,創新監管機制,鞏固創建成果,提升監管水平。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市)、鄉、村分級管理模式,抓實屬地責任落實。

  • 上一篇:州教育局與成都師范學院簽訂教育戰略合作
  • 下一篇:我州第四輪“甘推”方案獲省政府批復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额尔古纳市| 洪洞县| 房产| 岳普湖县| 隆化县| 富阳市| 垫江县| 鲜城| 漳浦县| 临沂市| 九台市| 通山县| 行唐县| 望奎县| 铁岭市| 金坛市| 绥德县| 永丰县| 赞皇县| 乾安县| 马公市| 内黄县| 南安市| 老河口市| 天津市| 英山县| 弋阳县| 西林县| 太和县| 靖江市| 明光市| 葵青区| 漠河县| 宝山区| 峨边| 波密县| 当涂县| 陇川县| 安平县|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