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7年06月23日
本網訊(局辦)近年來,我州在結構調整上下功夫,補齊農業產業發展短板。
穩定糧食生產。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首長責任制,藏糧于地、藏糧于計,大力發展青稞、馬鈴薯和特色雜糧等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92萬畝,預計小春收獲糧食2.4萬噸。
加快發展特色農業。把提質增效和擴大規模相結合,按照“近種蔬菜養豬雞,遠抓林果養牛羊”的思路和“一圈一帶一走廊”區域布局,種植業要集成農耕農藝技術,建基地、擴規模,大力發展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態食用菌、道地中藥材、花卉茶葉、黑色食品等優勢農業產業,大力推進百萬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建成特色農業產業基地63.53萬畝,較去年末增加13萬畝,其中,水果15.47萬畝、蔬菜14.82萬畝、油菜12.16萬畝、青稞10.3萬畝、紫皮馬鈴薯4.54萬畝、中藥材4.91萬畝、食用菌0.83萬畝、茶葉花卉0.5萬畝。
提升畜牧業發展水平。加大草牧業試點,突出畜種改良,畜禽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和標準化養殖技術推廣,重點發展牦牛、藏系綿羊、藏豬、藏雞、蜂蜜等優勢特色畜禽,在全州新建和鞏固提升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場)24個,培育指導養蜂戶126戶。截至目前,全州中蜂達3.2余萬群,蜜蜂產量達55余噸,產值770余萬元。全州出欄牲畜13萬頭,肉產量8000噸、奶產量29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