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5月27日
■本網記者 劉小兵
十屆省委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進社會民生事業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推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地震災區同步奔康。聽罷報告,來自我州的黨代表非常振奮。
汪玉瓊代表:報告提出以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扶貧資金、構建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來全力攻堅。我認為,小康甘孜建設要處理好脫貧和奔康的關系,處理好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的關系,處理好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臨界狀態群眾的關系,處理好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之間的關系,在產業和集體經濟發展上做文章,真正實現全面同步奔康。
雷建新代表:結合報告,我對小康甘孜建設有四點建議:一是以全面改善路水電網絡等基礎設施為抓手,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力度,推動小康甘孜建設強有力進行;二是以向上爭取落實民族地區特殊支持政策為動能,努力引進和留住高端人才,保障小康甘孜建設持續有力;三是以全域旅游發展帶動促進優勢資源開發,突出產業發展重點,增強小康甘孜建設的支撐力;四是以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的,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風正氣,增強人民群眾在小康甘孜建設中的內生動力。
康光友代表:在精準脫貧中要統籌處理好點和面、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臨界狀態群眾、輸血和造血、物質和精神、自助安排和壓實責任的關系,堅持扶貧和扶志相結合,用“繡花”功夫抓好白玉縣精準扶貧工作,結合白玉的實際,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的要求,抓好感黨恩、愛祖國、 守法制、奔小康主題教育,激發貧困村、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在發展特色產業特別是旅游產業上做文章,實現農牧民特別是貧困群眾可持續增收。
嘎絨擁忠代表:我州是我省連片貧困地區之一,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要推進脫貧攻堅,首先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真正下足“繡花”功夫攻堅克難;其次是要用好用足用活扶貧政策,撬動金融資本,創新扶貧方式;三要立足甘孜實際,大力發展富民產業,重點做強生態農牧業和文化旅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