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打好生態組合拳 唱響綠色發展主旋律

本站原創    2017年05月19日

——我州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本網記者 鄧安華

    我州是“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全國首批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地區。全州草原植被、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78%、33.04%,藍天白云、綠水青山自然成為我州的生態底色。近年來,隨著我州綠色經濟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廣大老百姓深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可以說,我州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州委、州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州始終秉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發展理念。全州上下緊緊扭住綠色經濟這個重點、環境保護這個關鍵、生態文化這個根本、體制機制這個保障,不斷整合資源,找準切入點,以生態保護為主線,緊緊圍繞“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發展思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成效明顯

    “去年以來,我州大力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依法常年有效管護森林資源9052萬畝;有效鞏固退耕還林成果80.3萬畝。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1.47萬畝。完成道路綠化(路種花)764.8公里、人工造林2.98萬畝、飛播造林2.4萬畝、森林撫育26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8.05萬畝、防沙治沙4.3萬畝、全民義務植樹258余萬株、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綜合治理項目0.1萬畝、濕地植被恢復1.75萬畝?!比涨?,州林業局局長洛桑達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數家珍,他說,我們還成功申報了鮮水河大峽谷、沙魯里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及爐霍鮮水河、巴塘姊妹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理塘無量河等7個省級濕地公園,并舉辦鮮水河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掛牌儀式。投入990萬元用于森林公園禁止開發區項目建設。投入400萬元用于濕地公園保護與恢復。全州森林覆蓋率已達到33.9%,森林蓄積量達到4.81億立方米。

    我州各地呈現出綠色發展的勃勃生機。

    如今,當你走近稻城,會感受到有一種自然的美和享受?!吧街矘洌贩N花,河變湖”的發展理念在稻城體現得淋漓盡致,該縣把“生態立縣”作為發展之本,把綠色發展作為產業富民的根。由于該縣境內海拔較高,氣候干燥,生態環境脆弱。以前,縣城植被少,生態環境較差,一吹大風,塵土飛揚,風沙漫天,后來有了“萬畝青楊林”,通過近幾年的拼搏,植被越來越好,現在是山清水秀、花香鳥語。寬闊整潔的街道、漂亮的民居、濃郁的民族文化,讓你流連忘返。

    站在該縣金珠濕地公園的觀景臺上,但見初具規模的濕地公園雛形,被攔河壩留下的河水變成了“湖泊”,水鳥在“湖”中嬉戲,岸邊花草正茁壯成長,看著錦繡的規劃圖,未來令人憧憬。稻城縣環林局局長格絨降措激動地告訴記者,這是該縣力推的《稻城縣金珠濕地公園濕地修復及植被恢復》項目,是《實施2015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項目稻城縣金珠濕地植被恢復項目》的后續工作,整個項目預計總投資14億左右。參加我州東南路片區“六大戰略”現場推進會的與會人員被該縣大手筆、高起點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以及越來越好的生態環境所震撼。該縣歷屆縣委縣政府都非常重視生態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稻城縣委政府更是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聚焦生態立縣戰略,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和“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的發展思路,建設好生態屏障,逐步形成綠色“產業線”。

    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很少有樹木,因為基本可稱得上是生命禁區了。折多山機場、亞丁機場的海拔分別是4200多米和4400多米,修機場之前,這些地方根本沒有什么樹木。為改善這兩個機場的生態環境,我州下大力氣,在這兩個機場區域或機場路沿線都種植了一些耐寒、適合在高海拔條件下生長的樹木,使游客剛下飛機,既能看到雪景,還能驚喜地看到象征生命的綠色,消除了荒涼感。不僅如此,我州還在國道318、317沿線種植了大量的花草樹木,既美化了環境,也保護了生態,真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林業產業扶貧見實效

    我州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為了幫助那些貧困戶早日脫貧,去年,我州林業系統爭取資金3292萬元,聘用635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與森林資源管護,年人均增收5183元;兌現集體公益林生態補償2.8億元,298個鄉(鎮)、2230個村、15.6萬戶、68.2萬人受益,年戶均、人均分別增加1820元、416元。完成貧困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任務4.77萬畝,兌現政策補助1239.39萬元,5770戶貧困農戶、21643人受益,年人均增加533元。完成林業產業基地建設7.43萬畝、中藥材基地533畝。63個脫貧村建設林業產業基地1.6萬畝。新培育15個林業專業合作社。全州獲得“三品一標”登記認證的林產品達到22個。據統計,去年涉林企業總收入2.26億元,銷售收入1.36億元,其中外匯收入400萬美元。甘孜林特產品的認可度、美譽度不斷提升。成功舉辦“2016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分會場暨瀘定第六屆紅櫻桃節”。全州生態旅游接待游客45.1萬人次、總收入5.4億元。

    生態修復穩步推進

    就我州而言,森林資源保護難度較大,涉林自然災害頻發,破壞強度不斷增加,造林難度大,森林管護和林地保護壓力大;由于過度放牧,草場“三化”嚴重,鼠蟲災害、草場退化加劇,全州833萬公頃可利用草場中,84.3%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扎溪卡草原退化率還高達97%;水資源貧富矛盾突出,全州一半以上的縣城季節性缺水,為數不少的人口安全飲水困難,小水電對河流進行壟斷式開發使生態環境發生改變,礦業開發原始粗放,排污現象時有發生。

    建設生態文明這項決定發展命運的歷史性課題,別無選擇地擺在了我們面前。生態問題,既是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發展和民生問題。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為改變現狀,近年來,我州切實推進天保、退耕還林、沙化治理、森林濕地公園申報建設。努力打造生態林業、產業林業、景觀林業、法治林業、平安林業“五個林業”。

    州生態辦有關負責人很有感觸地說,要修復和治理惡化的生態環境,就必須樹立“生態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的生態系統觀,要突出重點和關鍵,把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作為完整的制度鏈條和工作體系,打好“組合拳”。源頭嚴防是治本之策,重點要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嚴守生態紅線,明確開發管制界限;嚴格項目環評和規劃環評,防止過度開發和“帶病”項目上馬。必須強化法律和政策的執行力,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實行“零容忍”,營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提高違法成本,加大處罰力度,減少違法犯罪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全州上下要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社會生活方式變革,使生活環境更舒適宜人、吃穿住行更安全放心,為城鄉居民創造一個人與自然親近、人與人和睦、人與社會和諧的美好家園。

     

    

        

        

        

    

    

    

    

    

    

  • 上一篇:我州首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成功簽約
  • 下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泸水县| 临西县| 昆明市| 遵义县| 定襄县| 清新县| 报价| 遂昌县| 桂平市| 琼中| 方山县| 南阳市| 河津市| 南丰县| 无锡市| 应城市| 边坝县| 怀远县| 峨眉山市| 无为县| 宜丰县| 大同县| 晋城| 周至县| 监利县| 鹤峰县| 吴忠市| 潮安县| 应用必备| 乌拉特后旗| 西华县| 梨树县| 三台县| 榆林市| 海城市| 金塔县| 公主岭市| 获嘉县| 东辽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