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4月25日
——聽聽海外華文媒體人怎么說
■袁婧
4月21日23時許,當成都人沉醉于夜宵或者美夢時,一群剛剛從四川藏區歸來的媒體人終于從康定抵達了成都。將近10個小時的車程,并沒有讓他們陷于疲倦與困頓。相反,領略了四川甘孜美食、美景以及藏區發展的媒體人還停留在興奮中。
4天前,2017“文化中國·海外知名華文媒體四川藏區行”甘孜活動正式啟動。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15名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記者走進甘孜,開啟了為期4天的四川藏區行。
理塘縣甲洼鎮下依村,初具規模的高原現代農業園區;雅江縣和道孚縣,各具風格的藏式民居;理塘縣城關第四完全小學、道孚中學、四川省藏文學校里生機勃勃的藏族學生;位于康定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館,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歷史久遠的惠遠寺,認真辯經的僧侶們……一路走來,一路采訪、一路記錄。
四川甘孜藏區怎么樣?聽聽第一次進入四川藏區的海外華文媒體人怎么說——
陸昱(美國美中時報副社長)
走近甘孜州,走近藏區,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一次的靈魂的提升。
谷劍云(加拿大紅楓林傳媒總編)
(四川藏區)跟我印象中、想象中有點不一樣,就是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教育水平,在我想象中完全是一個大的顛覆。這點讓我很高興,我沒想到在偏遠的高原地區,還有這么高的教育水平,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很不錯的。
黃成威 (澳大利亞澳中傳媒集團總編輯)
對于我們這次來甘孜這個地方,我過去不是很了解,但讀歷史我倒是知道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還有,很小的時候我聽《康定情歌》,知道這里是情歌之鄉。這次來,我對這些都很感興趣,希望有機會對甘孜有更多的了解。
蒙令華(日本關西華文時報副總編輯)
我不知道過去是怎么樣,至少現在很深刻地意識到學習漢語、英語、藏語這三種語言,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強調的。說明這個學校,無論是理塘縣,還是甘孜州,包括校長的教育想法都是不錯的。我也簡單地跟工作人員交流,我也感受到他們的教育理念和對孩子的關心,方方面面都很好。
孫雨梅(羅馬尼亞歐洲僑報副總編輯)
來甘孜下飛機第一天,就看到那個橫幅標語“缺氧不缺精神”,一下子就感覺到很振奮,我覺得這里的人民的心態真是非常好。說明藏區的人民有種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祝愿他們這種精神能夠讓他們日子越過越好。祝愿他們。
陳婧歡(德國開元網記者)
這次藏區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四川省藏文學校。他不僅教授藏文,也開設藏醫學、藏族工藝美術這樣的學科,可以讓藏族的一些傳統工藝和文化得以傳承下去,就挺好的。
呂英杰(香港紫荊網執行總編輯)
甘孜是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難得的平臺,這里準入門檻低、信用環境好,動力強勁、發展潛力巨大。
……
行走4天,行程近千公里,海外華文媒體零距離感受、參訪、點贊四川甘孜藏區的教育、農業、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情況。為何要邀請海外華文媒體赴四川開啟藏區行?
活動主辦方之一、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沈超說:“自2012年以來,我們已成功舉辦了五期四川藏區行活動,此次在川舉辦第六期,再次向海外華文媒體開啟了一扇進一步了解四川,探訪四川藏區近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傳承和民生改善等情況,真實感受四川藏區跨越發展、民族團結友愛、社會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