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1月16日
——我州治理公路超載超限紀實之三
運輸企業負責人了解超載超限最新規定。
執法人員向司機宣傳“治超”規定。
■本網記者 馬建華 文/圖
協同配合 社會參與
打響“治超”殲滅戰
“同志,我找你商量個事情。能不能只罰款,不扣分,駕駛證計分對我們太重要了,一次就扣3分,幾次就給我扣完了,駕駛證被吊銷了,我咋個生存嘛。”1月8日,峨眉山市車主方某找到州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康輝央求道。
“你的車超載3.75噸,超載率10%,根據去年交通部10月21日開始執行的新規定,扣3分,罰款200元。在法律面前沒有人情可講,既然你知道扣分的嚴重性,你還要超載?你必須接受處罰,先卸貨,再接受我們交警部門的處理。要吸取教訓,以后按照規定裝運貨,遵紀守法,就不會有下一次了?!崩羁递x義正辭嚴地說,如果我們都“網開一面”,法規就失去意義了。
方某無可奈何地接受了處罰。他感嘆道,原以為適當超載,只要執法人員睜只眼閉只眼就可以蒙混過關了,沒有想到還是沒有逃過執法人員的“火眼金睛”。
“對于這樣的求情者,我們執法人員幾乎每天都要遇到,執法講究的就是公平公正,遇到超載超限人員,我們總是先宣傳法律法規,讓他們知曉,然后毫不留情地按照規定進行處罰。自從‘新標準’出臺以后,對超載超限人員執行扣分處罰,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通過宣傳教育并加大處罰力度,超載超限現象大大減少?!睘o定站負責人、州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夏曉敏告訴記者,我州在“治超”之前,超載超限率高達40%,從去年8月1日,我州開展集中“治超”以來,通過我們的宣傳,超載超限法律法規宣傳知曉率達到了100%,司機普遍能夠自覺遵守超載超限的相關規定,超載超限率僅為1.44%。
去年9月24日晚,瀘定下起了滂沱大雨,雅安一雙排座貨車司機站在路邊等待卸貨,不幸被迎面而來的貨車撞倒在地受重傷。特警羅雨川和石磊將自己身上的雨衣脫下來,為傷者穿上,他們被淋了個落湯雞。特警立即通知交警前來處理,并通知醫務人員前來救援。事后,司機感動萬分,連稱特警是救命恩人,表示要帶頭遵守超載超限相關規定。
在占地2畝多的瀘定超載超限卸貨場,記者看到僅有零星的幾輛超載車在卸貨。州運管處副處長李建告訴記者,剛剛開始“治超”的時候,卸貨場每天的卸貨量高達100余噸,現在每天不到10噸,通過集中整治,超載超限違法行為大大減少。
瀘定籍司機楊某正在貨場卸貨,雖然只超載了1噸多,但他還是按照規定進行了卸貨?!俺d超限治理確實有必要,拉重了,在路上都是提心吊膽的,車子磨損大、修理費高,如果在路上被攔截回來,多跑的油費,被罰款,真的是得不償失”。
眉山仁壽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在“治超”之前,他的貨車超載嚴重,速度提不起來,剎車出現了問題,險些釀成大禍,經過那次生死考驗后,他不敢超載了。其實,我們的命就握在自己的手里,超載超限危害實在太大了,把公路碾爛不說,還有可能把自己的小命也搭進去。我們這么亡命的掙錢,為了啥?還不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命都沒有了,還有啥好日子?他坦言,希望“治超”工作要常抓不懈,要一視同仁,通過嚴格執法,讓運輸市場更加規范。
“喂,曲支隊長嗎?我們發現有20輛貨車從剛修建好的省道217線經過,肯定是超載超限車輛,請你們進行攔截”。去年10月13日,記者在采訪州路政支隊支隊長曲美降措時,一個匿名電話打到了他的手機上。
曲美降措立即組織路政人員并通知康定新都橋治安卡點進行攔截,經過一夜的奔波,凌晨兩點過,3輛無磅單的超載車被護送回瀘定,經過磅,3輛車均超載102%,除自行卸載外,分別罰款4600元和4800元。
去年10月26日晚,9輛超限運輸大貨車從二郎山行至瀘定大壩,為了躲避瀘定縣超限超載檢測站的有效檢測,貨車司機竟然改道行駛,繞行至康定,不料卻被群眾發現并舉報。貨車司機知道自己的“陰謀”將被揭穿,迅速棄車逃跑。然而,經過路政、運管、交警等部門連夜的多方調查取證,在康定新城攔截到這9輛逃避檢測的超限超載大貨車,10月28日,執法人員將這些“雙超”大貨車重新稱重檢測,超載率在110%以上。據悉,此次躲避檢測的9輛大貨車司機,將受到駕駛證計扣6分,罰款2000元的處罰。
據交警部門負責人介紹,按照從10月22日執行的超限超載新標準,超重率在30%以下的,處以200元罰款和扣減駕駛證3分, 超載率超過30%的,處以1000元至2000元罰款,并扣減駕駛證6分處罰。
“對于超載超限的危害,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整治超限超載已經成為全民行動,群眾廣泛行動起來,積極舉報超載超限行為,我們公布了執法人員的電話號碼后,群眾提供的線索對我們追查超載超限起到了重要作用”,曲美降措告訴記者,開展集中“治超”以來,州路政支隊每天堅持上路巡查,但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24小時巡查,一些繞道躲避檢查的車輛難免成為“漏網之魚”,人民群眾的舉報起到了關鍵作用,對于群眾的舉報,盡管是匿名舉報,但執法人員還是會通過手機號碼反饋查辦結果,鼓勵舉報者的積極性,到目前,全州已經接到群眾舉報線索50余件,都得到了回復。治超工作已經深入人心。
初戰告捷
超限超載率低于1.4%
我州決定從2016年8月1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止,在全州范圍內多措并舉集中開展貨運車輛超限集中治理工作。
記者從州治超辦了解到,自全州啟動超限超載治理及違法大中型貨車集中整治以來,我州各縣(市)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各級執法部門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工作原則,對大中型貨運車輛超限超載、違法改拼裝、超速、疲勞駕駛、涉牌涉證、逾期不年檢等違法行為一律實行強制拆卸、卸貨、頂格處罰及教育培訓等措施。
在“治超”工作中,我州加強區域協同治超。加強貨運源頭裝載超限突出的成都、樂山和雅安等市(州)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市(州)治超情報通報制度,落實市(州)治超牽頭單位、牽頭人員和聯絡員,采取具體措施,加強貨運裝載源頭監管,確保貨運車輛裝載源頭不超限超載,同時定期召開治超聯系會議,協商解決治超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做到信息互通、情報共享,形成齊抓共管的治超局面。完善治超網絡。組織公安、交通等相關部門,綜合施策,加大路面監管力度,減少和杜絕超限車輛上路行駛;新增新都橋、理塘、爐霍、德格等4個超限站點。目前,爐霍站已經完成主體工程,目前正在進行檢測通道等鋼結構施工,預計今年投入使用,去年啟動建設的新都橋站和理塘站已進行財評工作。嚴格執行治超標準。凡在公路上行駛的載貨類汽車,車貨總質量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機動車載物不得超過機動車行駛證上核定的載物質量,載物的長、寬、高不得違反裝載要求。即:二軸貨車,其車貨總質量不超過18噸;三軸貨車、汽車列車,起車貨總質量不超過27噸;四軸貨車、汽車列車,其車貨總質量不超過36噸;五軸汽車列車,其車貨總質量不超過43噸;六軸及六軸以上汽車列車,其車貨總質量不超過49噸的車輛超限認定標準。
州治超辦積極拓展宣傳渠道、創新宣傳舉措,多渠道、多平臺開展治超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集中治超宣傳氛圍。依托我州各路政大隊、瀘定超限檢測站、州政務中心路政窗口宣傳作用,將州人民政府開展貨運車輛超限超載集中治理的通告、超限超載運輸的含義、危害、目的意義、認定標準、集中治理期間處罰措施、貨運源頭單位“五不準”、“五義務”、超限超載“黑名單”制度以及超限超載治理宣傳標語等資料進行搜集匯總編排、植入卡通圖,印制成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貨運車輛超限超載集中治理宣傳手冊》向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貨運車輛駕駛員和公路沿線鄉鎮、學校、村莊農牧民群眾等廣大受眾對象廣泛開展宣傳,擴大宣傳效果。
加強媒體宣傳。充分利用《甘孜日報》、甘孜州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形成報刊有版面、電視有圖像、手機有網頁的立體化的貨運車輛“雙超”集中治理宣傳體系,擴大知效率。
我州把“治超”當做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采用政府牽頭,交通運輸(運管、路政)、公安(交警、特警、治安警察)等部門聯合執法模式,使多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處罰方式上,不再是罰款,而是改成一律卸貨、車主自行運走的方式進行教育規勸。兩個主要舉措打破了“誰都能管,誰也管不了”、發現就罰款、罰完之后繼續超限的尷尬治理局面,車輛超限超載率大幅減少。
州政府多次主持召開治超工作會議,主要領導到瀘定檢測站考察,要求超限超載檢測站繼續堅持嚴管重處高壓態勢,堅決打贏雙超集中治理攻堅戰。要求所有執法人員要依法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敢于擔當、大膽作為,對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絕不手軟、堅決打擊;要堅持區域聯動治超的工作方針,抓緊向我州重點貨運源頭企業所在地人民政府發函,要求相關縣(市)按照州政府雙超治理實施方案和要求,進一步落實好重點貨運源頭企業監管措施,加強對轄區內貨源企業進行監管,做到所有超限超載車輛不出廠、不上路。加強與昌都市人民政府銜接協調,銜接昌都市進一步加強貨運源頭監管,要積極發揮德格崗托超限超載檢測站作用,促使昌都運輸車輛不超限超載;要堅持部門聯動,由州旅發委制作進州游客安全溫馨提示,開展以“遠離大車,珍愛生命”為主題的旅游安全提示,促請進州游客安全禮讓行車,進一步增強進出我州游客的安全意識,共同促進我州旅游事業健康、安全和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