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守住圣潔甘孜這片綠水青山

甘孜日報    2016年12月05日

   

    ■本網記者 張磊 秦松

    2016年,我州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提出了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鎖定七大項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著力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切實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構筑重要綠色屏障,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保證。在我州綠色發展中,環境保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州綠色發展的原動力,“十二五”以來,我州全面貫徹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緊緊圍繞 “服務大局、提升能力、強化監督、注重保護”的工作主題,堅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底線思維,在經濟建設上“有所為,有所不為”,生態建設上“有增有減”,全面提升了我州生態環境水平,為全州人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服務大局 助推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立足環保職能,牢固樹立大局觀念、服務意識,扎實開展環評審批工作。”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州環保系統在全力服務項目建設中,嚴把環評準入關口,對基礎類項目、民生類項目做到了又快又好審批,對資源類項目、開發類項目做到了積極穩妥審批,對高污染類、高排放類項目做到了從嚴從緊審批。創新審批方式,積極探索實施環評預告制、公眾參與制和集中評審制,注重在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提速增效上下功夫,保證了州縣黨委、政府關注的一批重大及民生工程項目順利上馬,環評審批服務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彰顯。2012以來,國家、省、州共審批項目800余個,總投資400億余元。

    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我州環保系統還注重執法監察,使環境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在執法監察中,我州建立了環境動態管理網格,推行重點污染源企業AB類分類分級監管機制,落實區域環境監管員,實現了環境執法工作的全覆蓋。加強環境風險防控管理,全面啟動環境應急預案清理、編制、修訂和備案管理工作,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依法依規受理和查辦環境信訪投訟問題,有效化解環境風險。持續開展了環保“綠盾”執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和環保大檢查等活動,開啟“雙隨機”環境監管新模式,對全州開發建設項目未批先建,未驗投產,野蠻開發,亂堆亂棄,亂排亂放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使開發建設步入依法有序的軌道。“十二五”以來,全州共出動執法人員近萬人(次),檢查企業4000家(次),對500家問題企業及建設項目依法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對120家企業進行約談,對40家違法企業進行了立案查處,罰款金額240余萬元,有效遏制了環境違法違規行為。

   生態保護 美麗甘孜建設成效明顯

    “近年來,我州環保系統以創建全國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為載體,成功創建4個省級生態鄉鎮、315個州級生態村、870個生態家園,綠色示范創建成效顯著。”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保護青山綠水,按照“生態文明”戰略要求,我州出臺《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意見》,完成《甘孜州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方案》、《甘孜州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甘孜州生態保護條例》(草案)編制工作,生態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

    為進一步強化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我州投入1513萬元實施國家、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標示標牌、生態監測點、保護站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開展保護區清理核查工作,有序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工作。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工作管理,高質量完成生態環境質量考核指標數據統計、審核、整理、自查報告編制工作,確保了監測數據的真實、完整和科學,“十二五”期間全州共獲得國家生態專移支付資金33億元。大力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結合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以獎代補、以獎促治”資金3000余萬元,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29個,推動農牧區飲用水源地保護和生活垃圾污水、畜禽養殖等污染整治,切實改善農牧區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受益人口達5萬余人。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下發《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邀請省環科院專家對各縣紅線劃定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完成我州范圍內國家、省生態紅線區域的核定和調整工作,完成《甘孜州生態紅線方案》編制招標工作,筑牢高原生態屏障的堅實根基。

   再接再厲 提供強有力發展支撐

    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要求。我州環保工作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的工作思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主線,深化環保領域改革,強化環保法治,完善信息公開,統籌污染治理、總量減排、環境風險管控和環境質量改善,打贏大氣、水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積極推進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國家生態屏障區和國家綠色能源生產基地建設,為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

    “到2020年,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州環境質量持續優良,生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環境保護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督能力、環保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生態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確立,生態文明意識深入人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呈現與小康社會相匹配的良好區域生態環境。”在明確了工作思路后,我州環保工作也確定了奮斗目標。

    思路已明確,目標已確定。如何按照明確的工作思路去強力落實,全面完成目標任務?為此,我州環保系統結合實際,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要求,提出了明年環保工作要在服務經濟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項目準入,強化空間、總量、準入三條紅線,優化經濟發展,防止入口“門檻”過低帶來風險;開展項目清理排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推進環評“三同時”制度落實,解決“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和久試不驗”等項目建設中的歷史遺留問題;增強服務意識,大力簡政放權,推進環評“陽光審批”,對“精神扶貧、全域旅游”等攻堅項目和重大產業發展項目,開辟環評審批“綠色通道”,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在優化發展環境上有新作為,嚴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專項督辦;加快推進各縣(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加強對其運行監管,扎實推進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工程,完善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三大體系”建設,嚴格考核獎懲。在推動產業布局上有新改進,實施大氣、水污染防治績效考核工作;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淘汰落后產能,強化水泥企業、工礦企業污染治理。加大城市污染防治,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運行監管;開展城市污染整治,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積極開展機動車尾氣檢測,發放機動車環保標志。加大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保護力度,督促加快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對農村人畜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大重點流域和出境斷面綜合整治,大力實施重點流域環境污染治理和出境斷面綜合整治。在改善環境質量上有新成效,推進綠色生態創建,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甘孜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意見》,扎實推進生態縣建設工作,抓好生態鄉(鎮)、生態村、生態家園、生態小區、綠色學校等細胞創建工程,力爭在國家級、省級等創建數量上實現新的突破;強化自然保護區管理,強化生態功能區監管,開展生物多樣性和濕地保護工作;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力爭取中央、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項目,積極實施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農村飲用水源點保護,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在維護群眾權益上有新動作,認真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大排查、排污費征收稽查、環境監管執法工作稽查等,全面排查整改各類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環境的隱患問題,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重拳打擊,嚴肅查處一批環境違法行為;加強環境信訪排查和應急處置管理,暢通公眾信訪渠道,落實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對典型環境違法案件進行公開曝光,增強震懾作用。在強化隊伍能力上有新提升,積極向上爭取編制,加強人才引進培育,加快環境監測、環境監察達標能力建設,加快推動縣級環保業務用房建設,全面夯實環保能力基礎;加強環保隊伍自身建設,采取聘請專家講、上掛下派鍛煉、組織培訓學習等多種方式,加強專業人才、基礎人才的培育,不斷提高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等崗位專業技能水平,全面提升環保專業隊伍業務素質,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共贏提供強有力支撐。

    五年艱苦奮斗,鑄就新輝煌;五年謀劃新篇,再踏新征程。“十三五”期間,我州環保工作將繼續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用責任與擔當在康巴大地上揮毫潑墨,繪出一幅幅山清水秀的美麗畫卷,唱響一曲曲催人奮進的豪情壯歌!

    


  • 上一篇:法治陽光暖高原
  • 下一篇:甘孜林業工程處試種藏紅花市場效益好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河曲县| 正宁县| 宜昌市| 新乡县| 尚志市| 梧州市| 洪江市| 大邑县| 花垣县| 云林县| 墨玉县| 桂阳县| 马公市| 乡宁县| 襄樊市| 微山县| 当雄县| 称多县| 哈巴河县| 江都市| 驻马店市| 额敏县| 团风县| 新宁县| 龙海市| 西和县| 西乌珠穆沁旗| 姜堰市| 灌阳县| 池州市| 玛纳斯县| 突泉县| 临泉县| 阆中市| 工布江达县| 高尔夫| 图片| 法库县| 伽师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