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蝦拉沱村機械收割現場。
本網訊(胡筱紅 龍正芳 文/圖) 高原的八月是絢麗多彩的時節,是糧食收獲的季節。爐霍縣300畝全程機械化青稞作業示范片項目機收工作于8月20日正式啟動,共出動大型聯合收割機5臺、拖拉機5臺同時作業,正常情況下一臺收割機一天可以收割65至70畝,青稞示范片不出5天就能完成收割。對比以往的種植和收獲方式,全程機械化作業從播種到收獲帶來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都遠遠高于傳統種植方式。
據悉,爐霍縣“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農業科技成果集成示范項目”2000畝青稞基地建設任務已在宜木鄉蝦拉沱村全面完成。該項目依據全州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規劃,切實將科技、農業農機推廣工作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農業部門技術走基層活動有機結合,在實地調查研究和充分征求農牧民意見的基礎上,以“發展生產、促農增收”和提升我州科技成果轉化率為目的,積極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和產業化。該項目將重點突出耕種收全程機械化和農業主導品種及農業主推技術,并大力開展農業農機科技大培訓、大示范、大推廣活動,以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高產示范輻射帶動,促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機制的規模推廣應用。
該示范項目的示范效應讓老百姓真真實實地體會到機械化種地帶來的便利,看著慢慢駛過金燦燦青稞地的機械,村民們豎起大拇指贊揚道:“全程機械化作業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還增產增收,還是科學種田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