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甘孜縣確保搬遷群眾能致富

甘孜日報    2022年05月24日

本網訊 為有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甘孜縣以黨建引領,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按照“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思路,采取“三個確保”,奮力書寫吉絨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群眾幸福生活新篇章。

強化組織保障 確保群眾搬得進。吉絨隆易地搬遷安置點共搬遷群眾151戶591人,涉及15個鄉鎮,58個村,針對安置點人員結構組成復雜、管理難度大等問題,甘孜縣創新工作舉措,選優配強安置點工作隊伍,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駐村指導黨建工作,并成立吉絨隆易地搬遷安置點黨支部,依托十八軍進藏紅色文化優勢,打造“窯洞式”黨員活動中心。創新一個支部,兩個村民小組、三支隊伍(環衛清潔隊、鄰里互助隊、文藝宣傳隊)的“123”工作機制,積極開展調解鄰里矛盾、幫扶困難家庭、維護環境衛生、倡導文明新風、宣傳利民惠民政策等服務活動,使搬遷群眾的生活氛圍更加濃厚。

暢通就業渠道 確保群眾能致富。把安置點產業就業作為搬遷戶穩定增收的重要基礎性保障,實現產業、就業齊頭并進,確保農戶真正“搬”出幸福新生活。自2018年以來,通過統籌謀劃、因地制宜,讓搬遷群眾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到甘孜縣“飛地”集體經濟——格薩爾精準扶貧百村產業基地,每戶年增收1000余元;同時通過資金入股到當地農產業企業的方式,實現年戶均分紅達2000元以上,著力解決了搬遷戶產業發展和長遠增收問題。通過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按照多渠道拓寬就業門路,實現“一戶至少有一人就業”,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1場次,激發出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積極推動了搬遷群眾致富步伐。

注重教育引導 確保群眾懂感恩。依托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黨員開展紅色教育活動12場,通過縣、鄉領導帶學、黨員、干部自學,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黨的惠民政策和安全、法治等課程,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始終牢記黨的恩情,真正明白惠在何處、惠從何來,不斷提升黨內政治生活活力。以黨建引領,全面實現了安置點“基層組織強、搬遷群眾富、安置小區美”的目標。

高山


  • 上一篇:丹巴縣建光伏提灌站讓荒地變良田
  • 下一篇:白玉縣開展縫紉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

  • 本文地址: http://m.rttende.com/html/xw/gxdt/80425.html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偃师市| 汽车| 定边县| 衡南县| 宿松县| 灵武市| 永康市| 灌阳县| 达拉特旗| 贺州市| 南充市| 沂源县| 武强县| 水富县| 扎兰屯市| 格尔木市| 上栗县| 分宜县| 砀山县| 晴隆县| 富阳市| 民丰县| 那坡县| 开封市| 建德市| 木里| 泗洪县| 南投市| 榆中县| 监利县| 定州市| 康定县| 宽城| 黄骅市| 龙江县| 留坝县| 体育| 定兴县| 榆树市| 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