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挪出“窮窩”迎幸福

甘孜日報    2018年06月12日

——甘孜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速記

村民正在自家的小菜園忙碌。

初夏時節,驕陽似火,連綿的群山披上了綠色的盛裝,處處郁郁蔥蔥,鳥語蟬鳴。6月5日,記者在甘孜縣吉絨隆溝集中安置點看到,一棟棟嶄新的藏式民居拔地而起,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至每戶家門口,安置點內的排水工程、太陽能路燈、廣場、村級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本網記者 陳斌 張兵 實習記者 汪青拉姆 文/圖

從該縣下雄三村搬遷過來的澤伍拉姆,是入住安置點最早的村民之一。去年,吉絨隆溝安置點的新房子一交工,她就和家人搬了進來。與原來深山里的“土窩”相比,這里就是村民們眼里的“福窩”。“一切都像做夢一樣,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一輩子都不可能住進這么好的房子。不僅有單獨的客廳和廚房,還有廁所,通水、通電、通寬帶,設計非常合理,比我原來冬冷夏熱的老舊房子好多了! ”坐在寬敞明亮的家里,澤伍拉姆笑得合不攏嘴。

下雄三村是國土部門認定的地質災害點,一到雨季,這里的村民生產和生活極為不便。“一下雨,我們就怕山上垮方,滾石頭,晚上都不敢安心睡覺;現在好了,我們都搬出來了,不僅住進新房,過上了像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而且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談到如今的生活,滿臉洋溢著幸福的澤伍拉姆樂開了花。

“搬進新村,對大家的生活生產有影響嗎?以后的日子有保障嗎?”搬到安置點后,相比澤伍拉姆的樂觀,一些搬遷戶也有自己的擔憂。

為了能“穩得住”搬遷戶,甘孜縣把易地扶貧搬遷與民生需求小城鎮、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做到“齊全”:讓道路不見泥,雨水能進溝,晚上路有燈,夏天能納涼;在精神生活上做到“豐富”:村村有廣場,人人能跳舞,圖書室有寶,常進能致富。

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甘孜縣牢固樹立“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搬遷”的理念,不忘扶貧初心,將易地扶貧搬遷與現代產業發展、企業用工、技能培訓等進行對接,做到既“挪窮窩”,又別“窮業”。

“‘穩得住、能致富’是易地扶貧搬遷成功的關鍵。”甘孜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長朱毅說,在動員村民搬遷前,縣里充分全面考慮了貧困群眾搬遷后的創業就業、產業發展、技能培訓等問題,切實做到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

據朱毅介紹,近年來,全縣上下把培育主導產業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牛鼻子”,按照“長短結合、文旅結合、農旅結合、種養結合、”的產業發展思路,采取“抱團取暖”的方式,在斯俄鄉啟動129個貧困村“飛地”集體經濟實體——格薩爾文化城,項目全面覆蓋2017年易地搬遷戶,著力解決他們產業發展和長遠增收問題;從去年開始,縣上相關部門還給予搬遷戶每戶每年5000元產業扶持基金,讓搬遷戶入戶村集體經濟進行分紅,著力解決他們眼下的產業發展和增收問題。同時,該縣還對安置點群眾進行技能培訓,組織企業招聘會,吸納貧困群眾到企業打工,讓他們有穩定收入來源。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甘孜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幫助貧困群眾“挪窮窩、斬窮根”的關鍵舉措,加強政策引導,將易地扶貧搬遷與產業發展和創業就業有機結合,同步推進易地搬遷扶貧、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從根本上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問題,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標。





  • 上一篇:巴塘縣多措并舉確保重點項目落地建設
  • 下一篇:理塘縣下木拉鄉發展特色產業助脫貧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新源县| 赫章县| 大荔县| 德化县| 乌什县| 城步| 若尔盖县| 白朗县| 尚义县| 玛纳斯县| 泰兴市| 桦川县| 凤山市| 洪洞县| 扬中市| 五原县| 和顺县| 怀安县| 视频| 汾阳市| 镇远县| 吉木乃县| 临湘市| 工布江达县| 阜康市| 白山市| 沙田区| 奇台县| 新丰县| 西林县| 建瓯市| 红安县| 黄冈市| 阿拉善左旗| 绥滨县| 美姑县| 五莲县| 保亭| 塔城市|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