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4月25日
村村有產業項目 戶戶有脫貧門路
本網訊(張璟)日前,筆者從康定市扶貧移民局獲悉,今年是康定市脫貧摘帽的決勝年,為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的支撐作用,該市按照“折東小而精,發展林果、養殖產業;折西做規模,大力發展中藏藥業、觀光農業、旅游業”的方式規劃布局,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全力做好產業扶貧這篇大文章。
在折西片區,依托洞波黑青稞酒業,在新都橋、沙德、瓦澤、呷巴、甲根壩、朋布西6個鄉鎮建成1.1萬畝黑青稞種植基地,推進5000畝高原油菜基地、1500畝新都橋田園綜合體建設;做好“一瓶酒一瓶奶”,打造洞坡青稞酒、藍逸牦牛奶園區、貢嘎山香煙等具有康定特色的區域品牌。
在折東片區,集中打造4000畝羊肚菌產業帶,打響中國高原羊肚菌之鄉金字招牌,同步推進5000畝干果基地建設,著力發展集基地、研發、加工、展銷為一體的高原農牧經濟園區,打造富民增收產業;做實1000畝格桑花谷、營官濕地、江巴牧場等招商項目,實現“農旅”互動。
同時,用好用活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龍頭企業分險基金“三項基金”,采取“企業+”“訂單+”“股份+”“電商+”等模式,引領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力爭貧困戶戶均增收9000元,從而實現“村村有產業項目,戶戶有脫貧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