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善地德格 守望綻放

甘孜日報    2017年04月25日

 

德格縣城全景。

    

德格縣中藏藥。

    

麥宿手工藝人。

    格縣幅員面積11025.24平方公里,貧困人口19080人,占全州的十分之一。隨著甘孜格薩爾機場即將通航,雀兒山隧道即將貫通,“未來五年是德格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成為德格縣上下的共識。為了改變守著文化旅游資源的金山過窮日子的現狀,德格縣聚焦發展,干部群眾以“枕戈待旦、聞雞起舞”的干勁,攻堅破難,奮力跨越,脫貧奔康。站在新起點,展望新征程,從阿須草原到玉龍拉措,從麥宿藝人靈巧的雙手到雀兒山隧道轟鳴的機器,德格縣已經煥發出勃勃生機。

    本網繼續刊發“春潮涌動逐浪高·破題攻堅奔康路”系列報道,以期對各地各部門有所啟發和借鑒,促進“大討論”活動和扶貧攻堅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

    ■本網記者 肖宵 唐闖 格桑土登 /

    清晨,朝陽掠過寂靜而又忙碌的印經院。68歲的退休老人尼瑪措在街上悠閑散步,抬眼東望,心里期盼著不久的將來,乘車穿過一次雀兒山隧道。

    正午,微風拂過麥宿溝里的小山丘。54歲的“非遺傳承人”澤批在畫室內來回踱著方步,指導十多名青年學徒繪制唐卡,守望著將嘎瑪嘎孜畫派繼續傳承。

    傍晚,陽光依然鋪灑在玉隆草原上。40歲的“第一書記”李崇龍在秋季牧場上奔跑折返,看著牧民們播下優質草種,守望著秋天草豐牛壯。

    地處甘孜州西北部的德格很小,小到縣城僅有一萬多人口。位于川藏交界處的德格很大,大到整個縣域面積和成都市相仿。偏處一隅的德格很遠,遠到距離中心城市康定數百公里,金沙江邊的德格卻又很近,近到“出省”只需要跨過一座橋。經歲月洗禮的德格很古老,古老到堪稱康巴文化的發源地,百業待舉的德格卻很年輕,年輕到近兩年,城市才開始形成統一的風貌……

    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守望了千年的人們,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德格,已經駛入發展快車道。

    打通“交通主動脈”

    “絨麥俄扎——雄鷹飛不過的山峰”,海拔6168米的雀兒山被稱為國道317這條由川入藏生命線上的“鬼門關”,也是長期制約德格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預計今年8月,雀兒山隧道將全面通車,德格全縣人民期盼多年的愿望即將變為現實,交通“瓶頸”將徹底消除。

    “這對整個德格乃至周邊區域,都將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談到即將通車的隧道,德格縣委書記嘎絨擁忠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隧道打通了川藏交通動脈,為德格縣注入了發展新動力,這里將充分接受東、西兩邊地區發展帶來的溢出效應”。

    隧道通行,將打通德格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脈”;格薩爾機場通航,將讓德格“坐上”立體化發展的“筋斗云”。

    正在修建中的格薩爾機場位于甘孜縣來馬鄉和德格縣錯阿鄉交界處,通航后,將開辟出州內北路多個縣的航空通道。

    “以德格為圓心在地圖上畫圓,按比例將半徑設置為270公里,圓邊經過之處北為玉樹、西為昌都、東為康定,南為稻城。向南再遠點的地方,則是香格里拉。”嘎絨擁忠在一邊用手在桌上比劃,一邊解讀對德格區位條件的重新定位,“這幾個都是中心城市,而且都是機場所在地。跳出省際限制,這其實就是自古以來的康巴文化區域,格薩爾機場通航后德格其實正好位于這個區域的中心。”

    “跳出甘孜看甘孜”, 飛機+帶來的疊加效應將讓偏出一隅的德格“切換”為區域發展的窗口。確立“中心式”定位后,大步跨越式的“頂層設計”隨之出爐。

    “全面建成小康德格,基本建成康巴文化中心、格薩爾王故里、南派藏醫藥發祥地三大品牌世界旅游目的地和產業聚集地,初步建成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商貿物流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這是德格縣確定的未來五年發展戰略目標。

    吃上“文化旅游飯”

    由藏文字母組成的紅色經文雕版,上部鏤空處呈現吉祥日月紋樣,整體有如印章般古樸厚重,這就是不久之前才對外公布的康巴文化研究院“LOGO”。這個象征康巴文化閃爍永恒光芒的形象標識,便是取材于德格。

    歷史上,這里是康巴文化發祥之地,已積水成淵。到如今,這個底蘊深厚的“四部十美”之地,正厚積薄發。

    “傳統民族文化和旅游資源就是德格最大的發展優勢,堅持文化立縣是我們的發展定位也是主要發展路徑。”縣政府縣長黃杰介紹。

    藍圖雖美好,卻還需跋涉。此前因為位置偏遠,來德格旅游的人并不多。至于文化資源,也停留于鍵盤上的敲打,網絡上的留言點贊。

    要將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發展動力,最為需要的是實體項目支撐。

    “無論多么厚重的文化,多么絕美的景色,也要有人來實際消費才能轉化為當地群眾的收益。而能集納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就是旅游集鎮。”黃杰以指計數,和盤托出德格縣旅游文化發展路徑,“目前正在做強縣城更慶鎮,馬尼干戈、阿須、竹慶、達馬、錯阿的旅游集鎮規劃并將付諸實施,其中僅僅阿須格薩爾文化集鎮的總投資就達到兩個億,一次規劃一個大手筆,一年建一個旅游集鎮,就是我們的策略。”

    以“文化立縣”為依托,做大農牧業,做強旅游業,做實民族手工藝產業,正是德格縣的發展路徑。

    黃杰表示:“今年縣內9個州級重大項目已經全面開工,其中大多涉及道路交通。‘主動脈’打通后,縣域內的‘微循環’也即將通暢。除此之外,其他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旅游優勢資源開發的項目也已全面鋪開。”

    預計2020年,德格縣城將建成“文化名城”,現有集鎮全部成為“特色集鎮”,102個貧困村嬗變為“美麗村寨”。

    這是德格人要在甘孜旅游版圖上留下的色彩。

    凝聚人心亮品牌

    去年10月,一場藏族手工藝文明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成功舉行,來自德格的銅鑄、陶藝、木雕、編織縫紉、鍛造、金銀加工、唐卡等11種手工藝產品和22位傳承人的故事,在首都構建起展示康巴文化的窗口。

    將時間線“快進”到今年417日,在有著中國“不丹”美譽的德格麥宿片區,縣鄉扶持當地27個手工藝教學班開班。達馬鎮、普馬鄉、白埡鄉掌握各類手工技藝人才已達1000多名,已開發出文化旅游產品200多個,60多個品種進入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市場。

    一件件巧奪天工的作品,是匠人們一天天“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結果。而一項項發展目標的實現,則源于一次次人心凝聚所產生出的正能量。

    剛剛過去的3月,德格縣通過“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見效”大討論活動,全面找準存在的問題與差距,在全縣上下凝聚了廣泛思想共識。

    “樹立全局意識,細化責任分工,強化協同作戰。形成全縣上下一盤棋,突圍發展鑄豐碑的氛圍。這樣才能體現全縣干部的凝聚力。” 嘎絨擁忠語氣堅定的說道。

    規劃已定,目標已明,路徑漸清,人心漸聚。德格,已找到這場脫貧攻堅戰的取勝之匙。

    2019年底,實現82個貧困村退出,完成3531戶、12890人脫貧。貧困戶實現“一超六有”,貧困村實現“一低五有”,整縣‘摘帽’實現“一低三有”。

    這是德格縣縣委縣政府對農牧民群眾的莊嚴承諾。

    格薩爾王故里,史詩般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茶馬古道重鎮,旖旎風光無限,世人迷醉忘返。

    一筆筆勾勒、一次次錘煉、一回回涂抹、一張張笑臉……

    守望千年文化寶庫,善地德格迎來絢麗綻放。

    

 

  • 上一篇:德格“雕板印刷”技藝有望登陸各大衛視
  • 下一篇:雅江軍民開展植樹活動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西青区| 财经| 亳州市| 大新县| 凤阳县| 河间市| 南昌市| 和龙市| 巨野县| 乐都县| 大冶市| 青河县| 吉木乃县| 卫辉市| 开远市| 普定县| 泰来县| 永顺县| 双峰县| 汉寿县| 泸西县| 名山县| 潢川县| 元氏县| 伊通| 禄丰县| 林甸县| 合川市| 巴里| 临武县| 伊金霍洛旗| 马龙县| 娄烦县| 石狮市| 武宁县| 成武县| 常州市| 彰化市| 穆棱市|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