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王閣靜)6月4日,丹巴縣十二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二次會議。會上,該縣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丁繼龍作了《丹巴縣人民法院關于“三大平臺”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指出,近年來,該縣法院通過建設與公眾相互溝通、彼此互動的信息化平臺,努力實現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的公開透明,使司法公開三大平臺成為展示現代法治文明的重要窗口、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重要手段、履行人民法院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審判流程公開平臺建設。加強訴訟服務中心的科技化與規范化建設;依托門戶網站、電子觸摸屏、微信、微博等平臺公開法院基本情況、訴訟指南信息、案件審判流程信息;推進訴訟檔案電子化工程;加強科技法庭建設,創新庭審公開方式;強化審判管理,提升審判質效。
裁判文書公開平臺建設。針對裁判文書寫作問題進行專題培訓、專題研討,嚴把裁判文書格式、文字表述質量關;全力推進裁判文書上網,自去年5月起,上網公布生效裁判文書46篇,上網公布率為100%,充分發揮了裁判文書宣傳法律知識、引領社會風尚、樹立正確導向的功能。
執行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推進執行工作信息化、規范化,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立案、審判與執行部門之間的執行信息共享;健全完善執行聯動威懾機制,切實加大執行力度、增強被執行人責任、提高生效裁判執行率,有效化解“執行難”。
其他司法公開工作。結合人民法庭“五進+三”活動,大力開展巡回審判,設立“旅游法庭”、“假日法庭”,切實方便當事人訴訟;推進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現有人民陪審員人數達法官人數的120%,普通程序案件人民陪審員參審率為100%;加強聯絡工作,常態化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案件回訪、旁聽庭審;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及門戶網站,建立起公眾與法院直接對話的平臺,暢通訴求渠道,群眾滿意度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