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楊瑞)隨著軟鄉弱村集中整頓第二階段的啟動,作為主力軍和發揮核心作用的基層黨員隊伍,逐漸暴露出了梯次斷層、素質不均、作用發揮難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九龍縣堅持從把好黨員入口、創新教育模式、強化科學管理三方面入手,不斷健全完善基層黨員隊伍發展管理體系。
有計劃地側重農牧區黨員發展,按照70%以上的比例加大在大中專畢業學生、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等高素質人群中發展農村黨員的工作力度,在64個村社區儲備了130名政治素質較好、文化程度較高、熱心基層工作的后備干部人才。將黨員發展工作向“兩新”組織延伸。通過委派3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建立黨員責任區等形式,側重在業務能手、骨干尖子中發展培養對象,積極在各類“兩新”經濟組織中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目前已確定民營企業入黨積極分子8名,發展對象4名。建立工商聯黨組,積極做好在流動人口中發展黨員的工作,特別是個體工商戶等流動群體,堅持以服務為先導,教育引導他們不斷提高思想認識,逐步向黨組織靠攏。
根據黨員地域分布和行業所屬,因地制宜重組或新建支部、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并依托村級活動陣地規范化建設,打捆整合資金126萬元,按照“1+6”和“八有”標準,購買了價值35萬元的村級辦公設施,分批次打造提升黨員活動室、遠程教育室等黨員活動平臺。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組織生活形式。抓好“支部共建共創”工作,64個村(社區)黨支部與108個州縣機關黨組織共建協議,整合力量、場地、師資等教育資源,在堅持“三會一課”的基礎上,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警示教育,外出考察培訓、無線課堂等黨員教育活動,增強基層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積極開展“6個5”表彰活動,培養本地典型、樹立身邊典型,通過優秀黨員的典型示范,帶動基層黨員不斷增強自身服務意識和宗旨意識。
積極構建縣、鄉、村(社區)黨員發展準入機制,創新入黨積極分子資格審核制度,充分發揮聯系點縣級責任人、共建共創機關黨支部、鄉鎮黨委、村(社區)黨支部“四支筆”責任,嚴把黨員發展入口關,為九龍縣黨員隊伍注入高質量的新鮮血液,提升黨員隊伍整體質量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在農村(社區)推行“三公”制度,將基層在冊黨員置于群眾的廣泛監督之下。認真落實機關在職黨員“雙報到”工作,積極構建和完善機關單位黨組織和(農村)社區黨組織雙向管理、雙向服務、雙向反饋的在職黨員管理模式。目前,已有1000余人次的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102個機關黨組織到結對村(社區)報到開展“黨員義工日”等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