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白玉縣提升服務群眾實效

《甘孜日報》    2014年10月16日

     本網訊(澤仁卓嘎) 白玉縣緊扣主題,創新機制,強化制度建設,用制度力促服務群眾落地生根,提升服務群眾實效。
     該縣推廣村干部和農牧民黨員“連片包干”結對認親新方法,按照群眾訴求“五步走”辦結程序,加強訴求辦理反饋力度,及時妥善解決群眾訴求;建立完善干部下訪調研制度,書記、縣長帶頭走村入寺,1年內走遍全縣156個行政村、35座寺廟;縣級領導干部進鄉入村開展工作時間不得少于120天;縣級各部門“一把手”深入聯系點和鄉村開展工作時間不少于120天;各鄉(鎮)黨委書記走遍所在鄉(鎮)每一戶農牧民群眾,鄉鎮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工作時間不少于150天;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且能代辦的事項納入代辦服務范圍,確保24小時無縫隙接待服務群眾,變上訪為下訪,提升服務群眾滿意率。
    突出“愛國守法感恩團結”主題,緊密聯系群眾實際,用群眾語言宣傳教育群眾,變“官話”為“土話”,讓群眾自覺聽黨話、跟黨走。組建宣講隊伍利用農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壩壩會”形式,集中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富民惠民政策及法律法規,確保家家明了、人人知曉;采取分組包戶、上門走訪的方式,在拉家常、問生計中講政策、講黨恩;邀請本地老干部、老黨員、老同志出來講過去,讓群眾自己對比、感黨恩;組織開展文藝下鄉、影視下鄉等活動,切實增強宣傳教育的感染力;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將群眾工作政策宣講納入課堂,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傳話筒”,把法律法規和惠民政策講給家長,傳給親威,以點帶面,全面開花。
    從群眾最期盼、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入手,從送錢送物到教技能教方法,想方設法幫助農牧民解難題。拓寬民意渠道,按照 “分散收集、歸口匯總、會商辦理、統一反饋”的原則,建立18個鄉(鎮)群眾工作站,建立農牧民基本信息、群眾訴求、惠農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七本臺賬”和群眾訴求收集、訴求會商、訴求辦理機制和群眾訴求反饋機制、訴求監督機制,轉變群眾訴求和困難解決方式,提升群眾參與積極性。建立懇談制度,每季度由駐村干部組織開展懇談會,請村“兩委”成員、“兩代表一委員”、村民代表參加,通報工作情況,聽取意見建議,協商解決辦法,同時采取“述、評、考、督”相結合方式,將“群眾評價”納入群眾工作日常考核,獎優罰劣,形成導向;大力實施“五抓十二管”群眾工作法,發揮鄉、村干部群眾工作主力軍作用,帶動和輻射周邊黨員群眾,促進社會和諧。
 
  • 上一篇:康定縱深推進“兩個責任”落實
  • 下一篇:康定 “三化聯動”編織幸福夢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市| 盐山县| 泰安市| 颍上县| 宜州市| 南部县| 龙井市| 和静县| 宜良县| 新宾| 习水县| 陇西县| 长顺县| 光泽县| 全椒县| 孟村| 界首市| 年辖:市辖区| 任丘市| 拜泉县| 万宁市| 景宁| 东港市| 西乌珠穆沁旗| 奉贤区| 澳门| 堆龙德庆县| 商城县| 伊宁市| 呼伦贝尔市| 东山县| 辽宁省| 甘谷县| 海丰县| 鸡东县| 潢川县| 乳山市| 阆中市| 工布江达县| 敦化市|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