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0年12月31日
(2020年12月14日)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要求,深入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大局,現就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全面擴大開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全方位變革,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新形態,促進天府文化和生態價值轉化,全面提升城市資源要素聚集能力、區域經濟帶動能力、宜居品質吸引能力、門戶樞紐輻射能力,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支持成都加快建成新發展理念的堅定踐行地和公園城市的先行示范區。
?。ǘ┌l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創新策源能力顯著增強,城市布局形態持續優化,綠色空間系統更加完善,開放門戶能級大幅提升,宜居生活魅力充分彰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創新體系、城市治理體系初步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國際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全面提升。到2035年,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成為全國樣板,生態型、高質量、人本化、有韌性、可持續的特質充分彰顯,國際國內高端要素運籌能力明顯增強,建成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國際門戶樞紐,全方位邁入現代化國際都市行列。
二、高起點建設創新引領的活力城市
?。ㄈ┐蛟烊珖匾膭撔虏咴吹亍VС指邩藴室巹澖ㄔO西部(成都)科學城,構建“一核四區”創新空間布局,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載體。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籌建天府實驗室,積極創建國家實驗室。爭取布局先進核能、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支持舉辦“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打造高品質科創空間,構建產業資源聚集和價值創造平臺。深入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探索實施頂尖人才“全權負責制”,開展外籍創新人才便利化創辦科技型企業試點,聚集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
?。ㄋ模┡嘤龎汛笫澜缂壪冗M制造業集群。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支持布局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支持創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極爭創軟件和信息服務、航空裝備、高端能源裝備等先進制造業集群。以“芯屏端軟智網”全產業鏈為優勢加快培育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集群,以汽車制造、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為重點加快培育裝備制造萬億級產業集群,進一步壯大生物醫藥、新型材料、綠色食品等千億級產業。
?。ㄎ澹┌l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以成都為核心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積極探索數字產業集聚發展模式,構建各類要素高效鏈接的數字生態,推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推進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前瞻布局建設智能感知、邊緣計算等設施,創建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發展大數據、區塊鏈、量子通信、超高清視頻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以場景供給引領新經濟發展,建立健全“城市機會清單”發布機制,創建“創新應用實驗室”“未來場景實驗室”,深化新場景新產品應用。
?。┘涌旖ㄔO西部金融中心。支持提升成都金融市場地位,強化金融資源配置能力。推動建立現代金融機構體系,爭取新型法人金融機構落戶,支持境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在蓉設立區域性、功能性總部,聚集更多金融中介組織和后臺服務機構。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支持全國性證券、期貨及商品交易所在蓉設立業務分中心,積極搭建創新要素交易平臺。構建特色金融服務體系,支持建設“一帶一路”金融服務中心,開展金融創新試點,創建科創金融試驗區。
?。ㄆ撸┐蛟於际鞋F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支持發展數字農業、綠色農業、智慧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建設都市農業產業基地,走出一條具有都市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強化現代農業技術裝備支撐。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建設重要農產品高質量保供基地,打造魅力獨特的川西林盤。做強地理標志農產品,健全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天府現代種業園。
三、高質量建設協調共融的和諧城市
?。ò耍┨嵘珗@城市空間治理效能。創新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機制,推動形成“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空間功能布局,構建疏密有致的“組團式”城市發展格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優化形成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差異發展鮮明的產業功能區布局。編制體現“增存掛鉤”理念的國土空間規劃,完善用途轉用許可制度,建立具有公園城市特色的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體系。用好中央賦予省級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政策。支持開展以“畝均論英雄”為導向的土地資源配置制度改革。
?。ň牛┙y籌天府新區和成都東部新區建設。積極探索新區建設新模式新機制,構建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現代產業體系和城市功能體系。支持天府新區集聚發展總部經濟、科技研發、現代金融、會展經濟、文創產業等高端服務業,打造國家級新區高質量發展樣板。支持成都東部新區對標國家級新區加快提能升級,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國際消費、航空經濟等核心功能,打造成渝地區雙核聯動的戰略支點。
(十)推動中心城區有機更新。積極探索城市有機更新的實現機制和路徑,降低中心城區開發強度、建筑尺度和人口密度,提高產業層次、提升城市品質。依托業態本底,科學確定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塑造高端城市業態。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支持對保護和保留建筑進行活化利用,推動歷史文化保護與文化、旅游、體育、商業等行業融合發展,提升“老成都、蜀都味、國際范”的城市品位。
?。ㄊ唬┩七M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支持和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公共資源合理配置,依法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探索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依法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深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建設一批中心鎮、特色?。ǔ牵╂?,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整合提升鄉村振興共享平臺服務能力,支持創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和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四、高標準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城市
?。ㄊ┲稳蚬珗@綠色本底。嚴格劃定“三區三線”,以綠道為脈絡、山川為景勝、農田為景觀、城鎮為景區,構建綠色空間系統。支持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合生態保育、旅游健身、文化展示等功能,打造世界級“城市綠心”。強化龍門山生態涵養保護,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推進都江堰精華灌區保護修復。高標準規劃建設天府綠道,形成覆蓋全域的生態“綠脈”。實施一批綠化景觀工程,構建系統均衡、類型多樣的公園景觀體系。支持舉辦公園城市論壇和202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
(十三)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建立健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快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控制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成都基地)。大力實施“蓉城碧水”保衛攻堅戰,加強沱江、岷江流域水系聯防聯控和水環境綜合治理,構建“六河、百渠、十湖、八濕地”水網體系。支持完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提升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能力,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
?。ㄊ模嫿ㄉ鷳B價值轉化體系。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生態系統價值核算體系和公園城市評價標準,積極爭創綠色技術創新綜合示范區和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深化公園綠地管理體制改革,探索生態產品供給與建設用地指標增減掛鉤、生態資產賬戶異地增減平衡。探索建立碳普惠機制,推進國家低碳城市試點。支持爭取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創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五、高水平建設內外聯動的包容城市
(十五)提升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能級。探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運營新模式,爭取更多國際航權,設立全貨運基地航空公司,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打造全球性航空樞紐。支持成都建設國家鐵路主樞紐,加快建設成自宜、成達萬、成渝中線等高速鐵路大通道,打通成都至欽州港的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鐵路通道,完善“四主三輔”客運站場布局。支持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綜合試驗區,實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加密開行南向鐵海聯運、東向鐵水聯運班列。支持建設陸港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ㄊU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影響。支持塑造“成都休閑、成都消費、成都創造、成都服務”城市品牌,加快構建“買全球、賣全球”能力體系。推動消費平臺功能提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能級商圈。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深度挖掘大熊貓文化、古蜀文明、三國文化等世界級文化資源,打造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假日經濟,培育壯大傳媒影視、創意設計、動漫游戲、音樂藝術等產業,打通消費體驗、參與互動全鏈條。
(十七)增強國際交往中心輻射帶動力。支持加快建設“三城三都”,推動全球資源集成轉化,打造國家級國際交往承載地。支持成都吸引更多國家設立領事機構和貿易促進機構,深化和拓展國際友城交往,承接更多國家主場外交和重大涉外會議,進一步擴大西博會等國際展會活動影響力,辦好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界運動會、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等重大賽事。支持提升中國—歐洲中心對歐合作能級,加快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由貿易合作中心。
?。ㄊ耍┌l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支持開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等領域國際投資貿易合作,推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高標準建設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設立天府國際空港航空經濟試驗區,推動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建設。進一步提升開放口岸能級,高水平建設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際合作園區,支持申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加快實施中日(成都)城市建設和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示范項目。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市場運行規則與國際接軌,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
六、高品質建設共建共享的幸福城市
?。ㄊ牛嫿▋炠|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支持深化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開展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標準管理和動態調整制度改革。支持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積極爭創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鼓勵知名高校和國家級科研機構在蓉設立分院、研究院和研發中心,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支持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高水平臨床重點??萍骸=∪簿蜆I服務和就業援助機制。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ǘ┨嵘A設施功能品質。支持構建成都平原經濟區鐵路公交化運營網,改造提升高快速路網,開展公園城市綠色交通體系建設試點,創建“公交都市”。支持打造海綿城市,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管線體系。支持構建科學高效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開展全域垃圾分類管理。推進甘孜—天府南—成都東、天府南—銅梁特高壓輸電工程和攀西地區至成都電力通道建設,規劃建設引大濟岷、三壩水庫、沱江團結水利樞紐等重大水利工程,提高能源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二十一)提升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探索超大城市智慧治理,率先在全周期管理、高效能治理上作出示范。完善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組織動員體系和應急處理機制,形成“一網統管”指揮調度體系。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構建社區發展治理與社會綜合治理雙線融合機制,推進服務供給便民化、精細化,建設美麗宜居公園社區。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和能力建設,支持建設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
七、保障措施
?。ǘ┘訌娊M織領導。在成都平原經濟區聯席會議制度框架下,健全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領導小組工作機制,落實主體責任,在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上作出示范、當好標桿。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協調,全力做好各項支持工作。
?。ǘ┩怀鲆巹澮I。加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及國家和我省“十四五”規劃銜接,高標準編制成都市國土空間規劃,研究制定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注重科學統籌和整體謀劃,合理把握開發節奏,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地下后地上、現實城市與數字城市同步建設,精心塑造城市風貌。
(二十四)創新體制機制。堅持頂層設計與鼓勵基層探索相結合,聚焦牽引性、全局性重點任務,圍繞城市現代化治理、要素市場化配置、生態價值轉化、營商環境優化、科技體制創新、國土空間利用等領域,爭取更多國家試點,依法依規開展先行先試,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ǘ澹娀弑U稀W習借鑒先進經驗、跟蹤研究政策走向,加強政策系統集成和改革創新,積極爭取國家放權賦能,用好先行先試政策權限,構建財政、金融、生態、科技、文化、城市建設等示范區建設政策體系,形成政策正向疊加效應,確保各項任務舉措落實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