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8年04月26日
“經過治理,沱江的水越來越清了。”4月24日,站在沱江邊,資中縣銀山鎮古井村村民葉桂軍面露笑容。監測數據印證了他的感受:沱江流域優良水體比例從去年一季度的6.25%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62.5%,水質明顯改善。
放眼全省,水環境質量也持續改善——87個國家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1.6%,同比上升9.2%。“為2015年‘水十條’實施以來的最好水平。”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說。
藍天也在增多。一季度全省空氣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11.8%,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率達到74.0%,較去年同期上升4.5%,特別是成都平原PM2.5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12.4%。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背后,我省有何舉措和創新?
■殷鵬
下深水
發現問題找準突破點,幫助市(州)拿出針對性舉措
今年初,省環保廳實行廳黨組成員聯系市(州)的新制度。各廳黨組成員到所聯系的市(州)發現典型,找準重點難點問題的突破點,幫助拿出針對性措施,切實解決問題,真正做到察實情、懂真情、解下情。
督查專項行動也緊鑼密鼓鋪開。3月1日起,我省對岷江、沱江流域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水污染防治現場強化督查,共安排四輪次,每輪次持續半個月。
四川河流眾多,水污染形勢嚴峻,強化督查真刀真槍、敢下深水才能有“療效”。“本次督查組織100余名業務骨干前往督查一線,采取現場督查和資料核查兩種方式,重點突出現場督查。”省環境監察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場督查通過巡回督查、駐點督查和暗查夜查等方式進行。
強化督查范圍以岷江、沱江主要干、支流流經城市和污染源集中區域為主,包括阿壩、成都、自貢、瀘州、德陽、內江、樂山、眉山、資陽等9市(州)。重點強化督查成都府河、眉山毛河、樂山茫溪河等9條岷江重點小流域和成都毗河、德陽石亭江、資陽九曲河等13條沱江重點小流域。目前強化督查已進入第四輪。記者了解到,僅第三輪督查就檢查點位562個,移交重點問題130個,城鎮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工業集聚區等方面問題較為突出。
“以往我們對國控、省控斷面每月監測一次,今年加密為每月3次。”省環保廳水環境管理處處長芮永峰說,對水質明顯變差的斷面,第一時間啟動預警機制,要求迅速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對重點斷面水質變差的,進行現場督導。南充市白兔鄉、內江廖家堰、自貢碳研所等斷面,年初一度出現水質下降趨勢,省環保廳相關人員迅速到現場取樣分析原因,督促當地盡快拿出措施,確保水質好轉。
年初,省環保廳將自貢榮縣、瀘州瀘縣、廣安鄰水、達州大竹、眉山仁壽5縣水污染防治列為今年環保民生實事項目,目前瀘縣已完成竣工驗收;大竹一個子項目已建成,另一個已完成招標;仁壽、鄰水全面開工建設;榮縣正在組織招投標。
【下一步舉措】
我省將繼續加大水質達標管控力度,對于斷面水質連續兩月沒有改善的地方,全省通報;對于斷面達標問題突出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水質改善難度較大的,報告相關省級河長,并約談當地政府。
回頭看
督導21市(州)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解決回潮反彈現象
為抓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2月底,我省啟動環境保護專項督導,已實現對21市(州)的督導全覆蓋。
本次督導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環保督察整改點位實施“回頭看”,達到摸清實情、解決問題、推動落實的目的。“通過督導,進一步了解各地對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情況。”省環保廳督察辦公室主任甘曉英表示。
以德陽為例,3月中旬,督導組分3個工作小組赴德陽,通過召開座談會、查閱資料、現場檢查、走訪問詢等方式開展督導,共現場檢查點位36個。
“德陽多年未解決的一些突出環境問題,其整改取得了積極進展。”德陽督導組相關負責人舉例說,省級掛牌督辦的17個磷石膏堆場,14個已整改完成,3個正按方案推進整改;九頂山43個探采礦的157口礦井井硐已封閉,生產、生活設施正有序拆除;全面取締繼光水庫4000多口養魚網箱后,水庫水質明顯好轉。
對阿壩州的督導,重點抽查了3個中央環保督察信訪件涉及的7個點位和省級環保督察發現問題的2個點位。督導發現,一些整改“硬骨頭”取得積極進展,比如茂縣飲用水水源地搬遷工程已開工建設,茂縣棉簇村非法砂石場已徹底關停,真正做到了“兩斷三清”。
記者了解到,部分地區存在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力度參差不齊的現象。我省將繼續強化執法監管,著力解決問題整改回潮反彈現象。
一季度,我省編制的《四川省落實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已以省委省政府名義上報國務院,并抄送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我省還出臺了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銷號工作辦法,規范整改銷號原則、標準、流程和臺賬,“各整改責任單位要按照‘整改一項、核查一項、公示一項、銷號一項、備案一項、公開一項’的原則,強化跟蹤管理,確保全省89項整改任務按時完成并銷號備案。”
【下一步舉措】
我省將從各地各部門抽調20名業務骨干成立工作專班,圍繞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跟蹤督查,逐個建立項目清單、明確工作任務,掛出時間表、劃定施工圖,確保按時完成整改任務。5月,工作專班就將正式啟動運轉。
行動早
秸稈禁燒川南提前部署,臭氧防治開展專項行動
“開年就要搶跑,起步就要沖刺。”去年12月29日,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在2018年初大氣污染形勢分析會商會上說。
今年我省藍天保衛戰的第一槍,就瞄準了煙花爆竹。省環保廳總工程師趙樂晨表示,春節前夕,盆地17市及攀枝花、涼山均出臺煙花爆竹禁限放規定。瀘州、綿陽、眉山、資陽、南充、巴中、內江、宜賓等市的環保網格員深入社區宣傳、監督禁限放工作,形成禁限放高壓態勢。“今年管控效果好于往年,廣安、資陽、巴中管控效果尤為明顯。”
眼下又將進入秸稈集中焚燒敏感期。4月17日,川南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第11次聯席會議在內江召開,討論通過《川南地區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方案》,提出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嚴防秸稈焚燒“第一把火”。“提前部署很關鍵。”趙樂晨說,川南地區秸稈焚燒來得早,要疏堵結合,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現責任到位、宣傳到位、巡查到位;壓緊壓實縣、鄉、村、組責任,加強考核問責;加強區域間聯防聯控及部門聯動。
環保等有關部門將加強聯合執法,開展日督查、夜巡查、交叉檢查,利用無人機、衛星遙感技術實行全天候監測,對露天焚燒秸稈、落葉和垃圾等行為,一經發現嚴肅查處。對秸稈焚燒管控不力,造成大氣環境質量惡化的地方,將約談當地政府主要負責人。
臭氧污染也悄悄逼近。去年5月13日,受高溫、強日照輻射影響,我省發生當年第一次臭氧區域性污染。監測數據顯示,今年3月,眉山、資陽出現臭氧輕度污染。“今年的臭氧污染比去年來得更早。”省環保廳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昝學軍說,臭氧已成為我省夏季大氣環境的首要污染因子,必須提早防控。
整治計劃已啟動。2018年成都平原及川南城市群臭氧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已初步成型,將深化“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工業揮發性有機物達標排放專項整治、氮氧化物高架源達標檢查、機動車污染排放控制、油品存儲銷售等環節油氣回收治理、汽車修理行業專項整治、市政民用等面源污染防控、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調控等八項行動。
【下一步舉措】
今年,我省首次把川南地區納入臭氧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將以5月至10月為重點時段,以成都平原8市以及川南4市為重點區域,對臭氧污染生成的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污染排放進行重點管控,力爭成都市臭氧超標天數同比減少10天,德陽、眉山、樂山等市減少6天,自貢減少5天,遂寧、內江、瀘州、資陽、宜賓減少3天,綿陽、雅安等市同比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