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4月08日
本網訊(張德禧 記者 劉小兵)4月3日,全州“農牧民夜校”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道孚縣召開。州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吉祥率各縣(市、局)有關負責人和部分基層代表,通過調研考察和會議交流,總結分析、安排部署全州“農牧民夜校”工作。
在調研環節,劉吉祥一行來到道孚縣各卡鄉凍坡甲村、鮮水鎮魯都村、麻孜鄉溝爾普村,通過聽取匯報、查看資料、現場提問、入戶走訪、現場觀摩訓等方式,深入了解道孚縣“農牧民夜校”的日常運行、作用發揮、群眾反響等情況,進一步總結經驗、查找短板、破解難題。
交流會上,劉吉祥結合調研情況和各縣(市)所作的書面匯報指出,我州“農牧民夜校”按照“八有”標準建好了活動陣地,配備了師資隊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得到了豐富創新,教學活動和資料管理實現了規范運行。總體上看,全州“農牧民夜校”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與省、州要求和群眾需求還有較大差距。部分基層干部和夜校負責人認識不足、履職不嚴、敷衍塞責,師資配備量少質弱、針對性不強、實用性不高,培訓內容死板、形式單一導致培訓效果不佳,部分基層干部和群眾對“農牧民夜校”了解不多、重視不足、熱情不高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劉吉祥要求,全州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牧民夜校”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專題研究、強化工作舉措,切實推動全州“農牧民夜校”更好、更快發展,進一步發揮其“惠民、益民”作用。
劉吉祥強調,全州各級、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加強上下聯動、形成強大合力;要按照“提質增效、兼顧雙語”的思路,堅決落實師資選配和正向激勵機制要求,進一步提升師資水平;要按照“因地制宜、按需上菜、主動服務”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形式,以更強的針對性、更全的覆蓋面和更高的準確率,提升工作質量。要進一步健全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拓寬檢查內容、豐富檢查方式,杜絕弄虛作假、敷衍塞責,以強有力的督促檢查推動“農牧民夜校”工作落實。
會上,部分縣、鄉、村和“農牧民夜校”校長代表作了交流發言,州委組織部有關科室負責人通報了“農牧民夜校”近期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