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7年07月05日
本網訊(記者 鄧安華)7月4日下午,我州召開脫貧奔康百公里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示范帶建設(簡稱百公里產業帶建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指出,我州打造脫貧奔康百公里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示范帶意義重大、成效明顯。
記者們踴躍提問,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在一問一答中,清晰地闡釋了我州打造百公里產業帶的重要意義、保障措施和工作思路。
今年4月,我州根據實際,規劃東、南、北3個產業發展示范帶:東部現代農業示范帶、南部特色農業示范帶、北部生態農業示范帶。東部大渡河流域的康定、瀘定、丹巴、海螺溝景區管理局打造萬畝羊肚菌產業帶,還包括瀘定縣10000畝核桃、花椒生態林果產業帶建設。南部在理塘縣打造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在G227線集中連片重點打造以“甲洼、濯桑、藏壩”三鄉為核心的“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包括甲洼田園綜合體、濯桑現代農業示范園、圣地農莊蘿卜種植基地、藏壩鄉集體牧場,甲洼田園綜合體將建設40個溫室蔬菜大棚、農業觀光體驗中心3000平方米、綠色蔬菜生產基地200畝、優質馬鈴薯生產基地2000畝。在雅江縣建設日基生態食用菌產業園區,在巴塘縣建設2000畝核桃種植示范基地,在巴塘、得榮還要試點光伏提灌項目。北部在道孚縣打造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園,在G350沿線建設20000畝春油菜基地,打造百里油菜產業帶;以道孚大蔥為特色,強化大蔥原產地地理標志保護,在麻孜鄉溝爾普村建大蔥基地300畝;以椴木黑木耳為亮點,在甲斯孔鄉、沙沖鄉建設40萬棒黑木耳基地,輻射帶動扎壩片區5個鄉黑木耳產業的發展。在爐霍縣建設高原現代農業示范園,宜木鄉蝦拉沱、通龍、熱固三個村以土地流轉方式建設百合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5000畝;加快建設“飛地”產業扶貧基地,引導今年“摘帽”的48個村依托圣煌公司集中建設鋼架冬暖式蔬菜大棚100幢、78000平方米。另外,在甘孜縣建設高原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在石渠縣建設集體牧場。
如何保障百公里產業帶建設的實施?新聞發言人指出,在推進產業發展示范帶建設中,要堅持“縣(市)主體,州級部門主責”原則,實行“一個州級領導主管、一個縣(市)委書記主抓,一個農口部門牽頭主推、一個科技團隊技術指導”的整體聯動機制,確保打造脫貧攻堅百公里產業示范帶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發布會指出,我州從4月份推動這項工作以來,州級部門和各縣(市)凝智聚力,迎難而上,從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方法著手,強力推進產業帶建設,各項目進展順利,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省、州媒體記者參加了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