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7年07月05日
探索“文化消費卡”推動文化消費
■吳夢琳 薛劍
●探索建立“文化消費卡”,以此推動演出、觀展等文化消費
●編制健身休閑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省健身休閑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日前,我省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實施方案》,將通過多項舉措,圍繞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力度,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供給,促進服務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把“幸福產業”培育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文化消費卡” 引導優質文化產品消費
《方案》提出要探索建立“文化消費卡”,以此推動演出、觀展等文化消費。
據省文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我省正在進行“文化消費卡”相關政策研究制定,探索通過消費卡引導優質文化產品消費,建立文化消費長效機制,帶動優質文化產業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四川文化產業發展和消費綜合狀況均居西部第一,但對比全國,四川文化產業消費及產業發展,仍有很大增長空間。按照我省“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到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支柱性產業之一,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5%以上。
“發放‘文化消費卡’,能起到一個重要的政策宣示、引導作用,表明政府對文化消費的鼓勵。”省文化廳副廳長趙紅川說,“文化消費卡”作為一項創新措施,將政策支持從傳統領域向現代消費領域轉移。通過實施文化消費補貼制度,培養消費習慣,可以建立文化消費長效機制,吸引更多優秀文化產業生產機構參與進來,帶動文化產業更好地發展。
去年,成都、瀘州入選首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當前,我省也在研究通過試點城市帶動作用,鼓勵其他市州創新文化消費發展路徑。下一步,我省將推動培育重大文化項目擴大城鄉文化消費,推動文化產業示范區創建,鼓勵文化文博單位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打造一批具有創新技術、特色鮮明的文化特色產品。
目標1000億元 健身休閑是個大產業
《方案》中提出,編制四川省健身休閑產業發展規劃,包含冰雪、水上、山地、航空、汽摩、武術等項目內容。而按照省體育局的相關規劃,我省健身休閑產業規模在2025年要達到1000億元。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四川打造成為中西部地區最佳健身休閑產業發展目的地。”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我省有著豐富的山地資源、江河湖泊資源,適合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為此,我省將建設山地戶外運動大本營,完善水上運動服務供給體系,開發汽摩和自行車運動精品線路,推動建設各類航空飛行營地130個(含五星級航空飛行營地2個),形成“200公里航空運動飛行圈”布局,構建以大眾消費為核心的健身休閑服務供給體系。
此外,我省將進一步挖掘峨眉武術、青城劍術等巴蜀傳統武術內涵,扶持推廣太極拳、健身氣功等傳統武術項目。培養一批武術名家、項目傳承人,建設一批武術傳習基地,創辦武術文化大講堂,建立武術博物館,舉辦世界武術大會、國際峨眉武術節等頂級賽事,打造一批具有四川特色武術文化品牌。
自2014年下半年啟動政府向大型體育場館購買免費低收費開放服務以來,我省大型體育場館在全民健身和健身休閑產業中發揮了相當大的功效。此舉,不僅盤活了大型體育場館資源,也助推了各地全民健身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