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7年06月21日
應對老齡化,我省將從多方面完善老年福利制度
6月20日,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現場會在成都市溫江區召開。會上傳出消息,應對老齡化,我省將從立法、發放高齡津貼、推動老年大學建設等多方面完善老年福利制度。同時,建立全省老年人基本信息統計系統,開放養老服務市場,推動養老服務向農村所有老年人全覆蓋,以實現在“十三五”末“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目標。
根據測算,到“十三五”末,我省60歲以上人口將增至1866.72萬,占總人口的22.66%,其中,80歲以上人口將增至287.39萬。屆時,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未富先老化“四化疊加”現象將更加凸顯。
“十三五”是建設養老服務體系的關鍵窗口期,我省將出臺系列法規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在完善老年福利制度方面,我省將落實貫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四川省優待老年人規定》等,健全完善老年人補貼制度。目前,全省建立了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有7個市(州)、57個縣(市、區)建立了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制度規定,具有四川省戶籍,符合條件的80周歲以上老年人,將根據不同年齡段領取高齡津貼。其中,年滿80-89周歲低收入老年人,每人每月不低于25元;90-99周歲老年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10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到2020年,全省80歲以上的老人都將領到高齡津貼。
為滿足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我省將推動老年大學建設,力爭市(州)一級今年全部建設老年大學,推動“十三五”期間每個縣都建立老年大學。
通過立法完善老年福利。當前,《四川省老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在公開征集意見,該意見稿提出要將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情況納入公民誠信體系建設內容。同時,擬實施獨生子女照料假,規定每年不低于3天照料假,照料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編后
3萬名登記在冊涉老專業技術服務人員,在我省1700多萬60歲以上老齡人口這一數字下,顯得有些尷尬。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一一指出導致這一尷尬的原因以及化解辦法。
面對人人都會變老的現實,如何激勵養老專業人才,保障其穩定就業?筆者認為,政府可以像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那樣,拿出“真金白銀”來,推一把、拉一把;像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那樣,制定“實施意見”、確定落實時間表;同時,在輿論引導上多點喝彩、多幾聲“吆喝”。養老服務的社會認知度和從業人員的職業認同感上去了,自然就會“不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