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6月13日
項兆倫楊興平到我州展館參觀
圖為項兆倫、楊興平在我州展館參觀。
本網訊(記者 陳斌 文/圖)6月11日,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第二天,國家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省政府副省長楊興平參觀了我州非遺展館,仔細觀看我州金屬鍛造技藝、藥泥面具和藏文書法等非遺項目,詳細了解我州民族手工藝的傳承保護和開拓創新相關情況。
國家文化部、省政府和省文化廳相關負責人以及州級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參觀。
展館里陳列著我州最具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包括格薩爾彩繪石刻、藏族金屬鍛造技藝、德格藏文書法、噶瑪嘎孜畫派唐卡等。一件件、一幅幅做工精巧的非遺作品讓參觀人員嘖嘖贊嘆。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項兆倫參觀了金屬手工藝品展區,并與我州非遺傳承人日多、根秋丹真親切握手。項兆倫拿起一件金屬手工制品,仔細欣賞,對金屬制品的手工技藝給予肯定。他希望這些手工打造的金屬精品進一步提升包裝質量,積極向市場推廣,努力開創新天地。
在藥泥面具展區,項兆倫向藥泥面具制作者我州國家級傳承人四龍降澤詢問了制作過程,并勉勵他不斷推陳出新,把這項技藝做得更好。
藏文書法今年也參加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展館內,傳承人為前來的觀眾現場獻技,一幅幅行如流水的藏文書法作品,讓參觀者大飽眼福。
項兆倫一行還觀摩體驗了水磨糌粑制作的過程,并與傳承人進行交流。項兆倫說,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很豐富,如果把傳統的非遺產業嫁接新的市場空間,前景將會更加廣闊。
在我州展館,項兆倫每到一處,都與非遺傳承人親切交談。他指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根本的是保護傳承實踐,保護傳承能力,保護傳承環境,持有非遺的地區或個人,既是傳承者,也是實踐者,更是創造者。
據了解,自“非遺節”開幕以來,我州主題展館和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展區備受矚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國家、省、州領導紛紛前來參觀,并提出了良好建議,為我州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和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推動了我州非遺傳承保護理念的深化和政策措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