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報 2017年06月12日
6月10日上午,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部主場活動開幕式,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內舉行。成都國際非遺節作為國家級品牌文化活動已創辦10年,是我國唯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持續參與主辦的國際文化活動,目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非遺主題博覽會。本次開幕當日也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兩天來,共有近10萬人次來到非遺博覽園主會場參與各項節會活動,感受非遺的魅力。
國際非遺節創辦于2007年,本屆成都國際非遺節以“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的500多位國際友人參與交流和展覽展示活動。開幕當日下午,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論壇舉行,吸引了來自52個國家的近300位專家、學者和代表性傳承人出席,與會專家紛紛為在成都舉行的國際非遺節點贊,贊賞非遺節充滿活力、與時俱進。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42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365項、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47項、優秀實踐名冊17項。其中,中國共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9項、代表作31項、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7項、優秀實踐名冊1項。
在本屆國際非遺節上,非遺文創產業發展研究院成立,將為傳承人提供專項研培服務,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振興傳統工藝。國際非遺節是展示各國各民族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平臺。成都提出持續辦好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文化活動,打造“非遺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會展之都”,彰顯天府文化的時代風采,讓人文成都享譽世界。
在非遺博覽園五洲情會展中心一樓,本屆成都國際非遺節專門設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展,系統介紹中國以及成都在履行《公約》方面的實踐和探索,其中包括2003年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古琴藝術。古琴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其現場表演吸引了眾多觀眾。一位來自非洲的嘉賓對古琴表現出濃厚興趣,他現場嘗試演奏了古琴。他還表示,非洲也有與古琴形似的樂器,但是豎著彈奏的。
隨著主會場活動的舉行,遍布成都的9大分會場和非遺展演進社區活動也相繼開展。作為本次非遺節亮點活動,傳統表演藝術進社區交流展演將走進成都22個區(市)縣的326個基層社區,社區覆蓋面之廣,演出隊伍之多,創歷屆之最。“世界風——五洲非遺薈天府”劇場展演今日19:30在東郊記憶演藝中心演出,將持續到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