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我州“三開局”強力推進脫貧攻堅

甘孜日報    2017年05月09日

    本網訊(本網記者)今年以來,我州按照“起步于一季度、快上于二季度、大干于三季度、收官于四季度”的脫貧攻堅工作思路,集中力量,精準施策,因地制宜,靶向發力,全力推進2017年脫貧攻堅工作。

    抓實“項目開局”。州委提出“3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4月初全面開工建設,要在停工令下達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的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硬性要求。要求各地已開工的項目,按照序時進度,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項目進度。項目前期已完成,但受氣候等因素影響還不能開工的,抓緊開展施工前期準備,并開展項目論證,待施工條件一旦具備就馬上開工。還沒有開工的項目,查找究竟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前期還是資金?要找準癥結,做好論證,抓緊推進,確保盡快開工。總的要求是所有脫貧攻堅項目,能提前的就提前,能加快的就加快,盡量往前趕,必須早完工、早驗收。22個扶貧專項牽頭部門按照《年度實施方案》,想方設法爭項目、籌資金、聚力量、搞督導,確保22個扶貧專項更接地氣、服水土,并千方百計抓落實、抓推進、抓進度、抓成效,確保22個扶貧專項計劃圓滿實現。

    抓實“重點開局”。立足背水一戰的決心,落實在行動上、開局上。確保實現366個貧困村退出、1178748524人脫貧、瀘定縣摘帽。一是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確保年內完成32321265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285613693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非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3084戶危房改造,建成191個貧困村通村硬化路2602公里,鞏固提升283個村20933名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完成貧困村農網改造升級項目61個,解決34個貧困村通訊難題。二是著力彌補社會事業欠賬。建成319所村級衛生室、366所文化活動室、41所幼兒園和瀘定縣12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扎實推進低保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實施低保兜底461915541人。抓好醫療、教育軟硬件提升,用好用活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扶貧村產業扶持基金、浦發扶貧投資發展基金“五項基金”;抓好“四好村”創建和“農民夜校”建設,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等工作,確保今年脫貧攻堅既定目標任務圓滿實現。

    抓實“產業開局”。實施特色產業扶貧,是增強造血功能,實現穩定增收、就地脫貧最有力、最長效的支持。為此,我州堅持因村因人、因地制宜解決增收問題,大力發展一批“短平快”和“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項目,夯實持續增收基礎,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切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旅游+”“生態+”“互聯網+”“園區+”“飛機+”產業發展模式。圍繞全域旅游“兩環一帶”布局,結合7個省級百鎮試點、300個州級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打造鄉村旅游示范鄉鎮17個、示范村52個。依托“圣潔甘孜”區域公用品牌打造,發展“線上農業”、帶動“線下農業”,建設1個州級、2個縣級、5個鄉級電商服務中心。圍繞農牧業“一圈一帶一走廊”布局,全面啟動“東部脫貧奔康百公里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帶、北部脫貧奔康百公里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帶、南部脫貧奔康百公里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帶”“3個脫貧奔康百公里產業示范帶”建設,加快建設6個州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確保年內建成特色農業基地70萬畝、特色林果基地90萬畝、特色養殖小區40個,力爭每個鄉鎮有12個主導產業,每個村有12個增收產業,實現農牧民穩定增收。緊密結合本地實際,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利用好各村的現有資源,實現滾動發展、長效發展,推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使村集體經濟發展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同步推進。

 

  • 上一篇:凝聚青春正能量
  • 下一篇: 壓實普法責任 堅持普治并舉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苏尼特左旗| 石楼县| 庐江县| 柘城县| 铜川市| 万山特区| 岚皋县| 铅山县| 长兴县| 随州市| 铜陵市| 汉沽区| 翁源县| 永泰县| 锡林浩特市| 鄂托克前旗| 广水市| 娄底市| 睢宁县| 上杭县| 阆中市| 渝中区| 高要市| 腾冲县| 阜康市| 余庆县| 西盟| 错那县| 兴安盟| 西和县| 忻城县| 旺苍县| 西峡县| 论坛| 萨嘎县| 柳州市| 东丽区| 宁武县| 双辽市|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