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3月22日
本網訊(徐登林)日前,筆者從州委辦公室了解到,已經通過州委常委會并于近日即將公布的《甘孜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提供了強大動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到2020年,我州無公害農產品整體認證實現縣域全覆蓋。屆時到甘孜旅游,真是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部署和省上“1+5”方案,我州此份《方案》明確了到2020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個方面的總體目標。
發展動能明顯增強。到2020年,全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1.3%,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1.1%,文化產業增長速度達到10%-15%,全州文化體育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
質量效益顯著提高。到2020年,全州“三品一標”登記認證總數達200個,無公害農產品整體認證縣市18個,實現縣域全覆蓋;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年均增速達到8%;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省控標準,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高到0.5%;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圣潔甘孜”品牌市場知名度大幅提升。
供給結構持續優化。到2020年,全州普通國道三級以上里程比重達到70%,普通省道三級以上里程比重達到40%;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40%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45%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優良達到100%,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5%;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9.7464萬人,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18773戶,包蟲病得到基本控制,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9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35%,退化草原治理率達到25%。
經濟活力競相迸發。到2020年,培養本土高級電子商務職業經理200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1000人以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初步形成,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適應的財稅、金融、土地、產業、人才等政策體系逐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