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年03月17日
國網甘孜供電公司員工正在貢嘎山鄉開展電網春季安全檢查。黃麗 攝
貢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以南,海拔7556米,被稱為“蜀山之王”,主峰周圍林立著100多座海拔在5千米以上的冰峰。山腳下的貢嘎山鄉兩年前還是個無電鄉,是甘孜州“電力天路”及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結束了這里的無電歷史。如今,兩年過去了,這里發生了哪些變化?3月15日,記者走進貢嘎山鄉。
在貢嘎山鄉色一村,尼瑪的家是藏區傳統的木式藏寨,精美的藏式裝修風格和現代化的家用電器已和諧地融為一體。尼瑪的女婿郅中能介紹說,在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線路架設到這里以前,村里只有一臺小水電機,可以利用附近的河流發很少的一點電。當時,這電只允許用來照明,一家不能有超過2個15瓦的燈泡。天黑了,一家人就待在家里,圍著火爐,聽長輩講格薩爾王的故事。現在,家里電壓力鍋、電爐、洗衣機、電視機都齊了。“我們還買了音響,親戚朋友可以在家唱歌跳舞。”郅中能說。
告別尼瑪一家,記者又來到20多公里外的貢嘎山鄉鄉政府。鄉長劉濤熱情地介紹了通電兩年來,貢嘎山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要通知一個事情,得挨家挨戶的走,面對面的交流,現在有了電,打電話實在是太方便了。以前沒有電,為數不多的游客根本留不住,現在有電了,村民們通過電視和網絡了解了外面的信息,學習起經營民居接待,加裝了電熱毯等取暖設施,游客不再擔心被凍著,就愿意留下來了,去年村上10多家民居接待點就接待了1.5萬游客,每家增加的收入都是一兩萬元。”
“最大的變化,是州里已經開始大力發展這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貢嘎西坡、泉華灘、巴王海、石林等景點被開發出來后,年游客量可能達到30萬。”劉濤相信,這一目標很快就能實現。他說,貢嘎山鄉的變化讓人欣喜,電力天路,是一條輸電之路,也是一條小康之路。
據了解,“十二五”以來,國家電網投入300多億元建設四川藏區電網,“新都橋-甘孜-石渠”聯網工程、川藏電力聯網工程、“電力天路”工程和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等項目相繼投入實施,相當于新建了一個省級電網,將15萬平方公里雪域高原上的一個個藏族村落挨個“電亮”,實現了甘孜藏區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電力全覆蓋。 (胡朝輝 徐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