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3月14日
■馬力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轄18個縣(市)。從擔任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到現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0年間,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手術室主任英措走遍了甘孜州所有地方,高海拔地區群眾的生活的改善一直是她人大會議案和建議的重點。
“我們甘孜州的石渠縣、理塘縣和色達縣群眾的平均壽命只有62歲,很多人剛剛享受老齡補助兩年就去世了,我建議國家一定要考慮我們高原地區的實際,不要搞一刀切。”3月9日,英措在接受筆者采訪時這樣建議。
英措告訴筆者,石渠縣、理塘縣、色達縣的平均海拔分別為4200米、4010米和3890米,甘孜州全州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鄉鎮多達285個。由于海拔高、氣候嚴寒、缺氧情況嚴重,那里群眾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生存環境極為惡劣,導致了那里農牧民的壽命普遍短于內地。
“以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為例,甘孜州人均壽命為72.1歲,但色達、石渠、理塘高海拔縣的人均壽命只有62歲,按照國家‘新農保’政策的規定,參保人員年滿60周歲起才能領取‘新農保’養老金,這就意味著大多數高海拔地區農牧民群眾也許只能享受2年‘新農保’養老金待遇。”英措說。這對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農牧民來講略失公平。
“建議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深入高海拔地區調查研究,出臺類似高海拔地區折算工齡的補貼政策,把高海拔地區‘新農保’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中的年齡標準由現行的60周歲調整到55周歲。”英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