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高原城鄉美如畫

甘孜日報    2017年03月08日

 ——我州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紀實

    ■本網記者 陳斌

    如今,驅車行進在我州各地,你都會被城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震驚。特別是全州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以來,一座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新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整潔的水泥路伸向遠方、一個個優雅宜人的住宅小區呈現在眼前,處處形成了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民風文明、生活幸福的新氣象。

    城鄉建設展新顏

    在折東地區國道318線旁,一個別致的村落格外引人注目。在這里,一幅寧靜的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靚麗清新的人居環境,風貌統一的藏式民居,國道兩邊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處處展現了自然生態之美、人居環境之美。

    康定市折多塘村村民扎西家的小院干凈如洗。“過去,風起沙遮眼,垃圾漫天飛;現在,游客常歇腳,村民笑開顏。”扎西對自家的居住環境做了一番對比。他說,通過城鄉環境治理和風貌改造,自家居住環境越來越好,住宿的游客越來越多,致富門路越來越寬。

    為使城鄉更加整潔、生態更加優良、環境更加美好,康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風貌改造作為實施城鄉提升戰略的抓手,整合多方資源,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實現了村容村貌的極大改變。

    據了解,作為城鄉提升綜合示范點,折多塘村以環境衛生、容貌秩序治理為切入點,以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扎實開展“五亂”治理和“七進”活動,突出生態重點,加強風貌改造,綠化美化環境,形成了“村美、人和、業興”的良好局面。

    近幾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州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強化領導,靠前指揮,分工負責,突出重點,合力攻堅,強化執行,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以鐵的紀律和嚴的制度來推進城鄉建設管理和環境綜合治理,確保城鄉環境在較短時期內有明顯改善。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城鄉環境管理和環境綜合治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據可查,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軌道。同時,面對部門縣(市)水電開發進入后期、礦產開發方式粗放、現代農業處于起步階段等產業發展困境,我州大力統籌城鄉發展,強力推進產業轉型發展,力求實現“開辟新路子、發展新產業、創造新模式,引領新潮流,打造新農村”的目標。

    如今, 一幅交通更加便捷、空間更加開放、居民更加便利、環境更加生態、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型城鄉畫卷正在勾勒形成。

    城鄉提升環境美

    對于我州來說,生態就是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勢、最美麗的名片,也是后發趕超的最大潛力。可以說,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我州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近年來,全州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畫好山水畫,念好山字經,氣勢磅礴地拉開了新一輪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建設序幕。

    走在瀘定街頭,寬闊筆直的道路綠樹成蔭,鑲嵌綠地的小區星羅棋布,不出城而賞園林之美,身居鬧市便享綠景之怡,這樣生態宜居的夢想,對身處大山的瀘定市民而言,已漸行漸近。

    行走在林蔭道上,沿河風光帶、開放式公園,還有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真是美不勝收。瀘定市民李大爺每天早晚都要到鐵索橋廣場、開放式公園散步,然后沿濱河長廊一線步行。“我現在每天都要到鐵索橋廣場去跳舞, 舒活舒活筋骨,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覺得自己像生活在畫里,逍遙自在似‘神仙’”。

    李大爺退休后一直住在這里,他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是滿意。“自從家門口的鐵索橋廣場改造升級后,吃完晚飯帶上孫子,在附近開放式公園和濱河長廊散散步,是一種放松,更是一種享受。”正在公園里散步的李大爺說。

    這些年,居住在瀘定城區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這座古城日新月異的變化:借力康定“11·22”災后重建,瀘定縣以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為重點,有序推進舊城改造。加大舊城危舊房和棚戶區改造力度,不斷改善保障民生;加快道路、橋梁等交通設施建設,提升道路的通達性和舒適性;實施好舊城區供排水、廣電通信等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加快推進農貿市場、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加大舊城風貌塑造、園林綠化建設,形成“城在林中,人在綠中”的美好居住環境。瀘定縣委書記陳廷全說:“提高城市品位和品質,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讓人民群眾對城市產生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這就是最大的民生。”

    近幾年,瀘定縣針對城市建設管理不足和短板,立足縣情,認真思謀,作出了《關于實施城鄉提升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決定》,堅持旅游全域化為統領,按照“一年出成效、二年見形象,三年樹品牌”目標,圍繞城鎮規劃、配套功能、承載能力、吸附能力、風貌特色和文明素養“六個提升”要求,大力實施“六大工程”;堅持“宜商宜旅、宜養宜療、宜居宜業”規劃思路,合理統籌教育、物流、商貿、會展等功能布局,加快推進新城建設。同時,秉承“高起點可以彌補晚起步”、“不求其大、但求其佳”的城市建設理念,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深挖紅色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努力把瀘定建成山水園林城市。

    瀘定的新貌僅是全州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在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州各族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我州城鄉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呈現出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基礎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更加宜人的特點。同時,我州緊緊圍繞建設“景城景鎮景村景戶一體新型城鄉”這一目標,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實現城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基礎性工作來抓,所有資源開發堅持“尊重群眾意愿、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讓建成的項目不留下環境“后遺癥”,全力促進全州生態逐步改善、環境逐漸好轉、經濟持續增長。

    集鎮建設譜新篇

    走進德格縣馬尼干戈鎮,一棟棟整齊的藏式住宅樓、一盞盞明亮的街燈、一條條硬化的柏油路映人眼簾。剛鋪過瀝青的街面寬敞整潔,新建成的農貿市場商賈云集,環境優美的廣場人流如潮,這個新崛起的現代化小集鎮讓人耳目一新。

    自古以來, 馬尼干戈就是北上青海、西進西藏的重要商貿驛站和交通樞紐。雖是茶馬古道重鎮,但這里發展受限,集鎮環境治理難度大。

    “現在這里垃圾處理及時了、街道變得潔凈了。隨著格薩爾機場的通航,這里的商貿將更加繁榮,將給我們提供更多創業的機會和發展的空間。” 鎮上的個體戶劉敏細數著這里的變化。她告訴記者,以前一到雨季,自家店鋪附近都是泥水,嚴重影響大家出行,這回好了,大家再也不用為這個發愁了。

    如今,鎮上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環境衛生越變越好,居民的生活也更為便利,讓老百姓笑在臉上,樂在心里。發生如此精彩蝶變,得力于該鎮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

    近幾年,德格縣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突出城鎮功能結構合理分布,規劃東、西兩部分整體布局;在馬尼干戈鎮東以商貿旅游服務為主,集中布置商貿、旅游服務、居住、建設用地;鎮西以集中管理為主,集合行政辦公、教育科技、居住功能于一體。實施了以建“一條示范街、一個農貿市場、一批生態村、一套長效管理機制”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鎮上基礎設施建設,健全避災場所的劃定和標識標牌設立,大力修建集鎮排水工程、路面工程、電力照明和交通安全工程等,同步推進馬尼干戈集鎮管理和居民素質的提升,有效改變了集鎮形象。

    “我們按照‘做大集鎮、做美村寨’的原則和目標,突出整體風貌在色彩、風格等方面與周圍自然相協調、相融合,盡量保持本土文化的‘青草味’、‘鄉土味’。”馬尼干戈鎮黨委書記生龍翁須告訴記者,按照格薩爾文化旅游圈重要交通節點、玉龍拉措自然生態走廊和雀兒山以東商貿物流集散地的定位,通過牧旅互動、商旅互動、文旅互動,力爭把馬尼干戈打造成“高原牛仔城”;以產業為支撐,緊緊圍繞全縣“康巴文化中心”和“格薩爾王故里”等品牌優勢,切合馬尼干戈旅游集鎮的產業定位,加快旅游自駕營地建設,興辦“牧家樂”、“藏家樂”和民居接待,實現致富增收。

    據了解,過去的一年,我州堅持“數與質”并重,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繪一張城鄉美麗藍圖。抓好各大項目建設,加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宜居城市試點建設,抓好省級百鎮試點工作。實現康定姑咱鎮、德格馬尼干戈鎮、色達洛若鎮提質升級,啟動白玉阿察鎮建設,開工建設香格里拉、磨西、冷磧、八美等備案項目。建設了一批文化旅游型、交通樞紐型、商貿物流型、移民搬遷型、農產品加工型鄉鎮。同時,加力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年行動”,著力建設一批幸福美麗新村,為脫貧攻堅、決勝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上一篇:把318國道建成國內首條自駕游產業經濟帶
  • 下一篇:我州召開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暨“四好村”創建推進會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庄河市| 北流市| 虞城县| 庄河市| 乐平市| 佛教| 荣成市| 揭阳市| 仪征市| 河津市| 德阳市| 翁牛特旗| 石渠县| 仙居县| 定边县| 克什克腾旗| 曲阳县| 普格县| 邹城市| 桑植县| 安乡县| 汉源县| 舟曲县| 额敏县| 闵行区| 宜兴市| 清河县| 呼伦贝尔市| 城固县| 东港市| 同心县| 泊头市| 南安市| 都江堰市| 德保县| 黔西县| 墨玉县| 定西市| 鲜城|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