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張濤)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大局、奮力實施脫貧攻堅計劃的新常態下,全州畜牧業工作該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如何補齊“三農”工作中畜牧業這塊短板?如何構建“人、草、畜”三者平衡關系?如何幫助牧民增收脫貧奔小康?……1月6日下午,州委副書記、州長益西達瓦主持召開畜牧業工作專題會,討論研究相關事宜。州政府副州長杜德清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州農牧局負責人有關全州牧業改革與發展現狀的情況介紹。參會人員圍繞會議主題,熱烈討論,各抒己見,客觀分析了當前我州畜牧產業的發展現狀、困難及機遇,并就推進畜牧業改革發展提出了相關意見建議。
會議指出,在國家和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我州屬于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地位重要、生態優勢突出,發展生態畜牧業對我州來說,是優勢、是出路、是促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農牧區人、草、畜的實際情況,統籌謀劃畜牧產業改革發展。要進行科學的分工重組,根據草原的承載能力,以草定畜、以畜定人;創新牧民教育培育方式,培育職業牧民、專合組織帶頭人和科技明白人;加強宣傳、轉變觀念,努力提高牧民群眾的商品經濟意識,提高牧區牲畜出欄率和商品率;加強全州畜牧業服務體系建設,依托職業學校加大農牧業科技人才定單定向的培養力度;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織牧民參與草場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探索一條牧區生態畜牧業脫貧的新路子。要按照牧區實際情況,科學劃分冬春和夏秋草場,加強管理,合理利用,把冬春草場作為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重點,堅持生態優先和提高生產力相結合的原則,在退化草地的修復和治理上下功夫,抓好割草基地和戶營打貯草基地建設。要按照草畜平衡的要求,科學確定養殖規模,調整優化畜種和畜群結構,抓好改良提質,疫病防控和畜產品加工銷售。
益西達瓦要求,州級相關部門要在春節前組織一支強有力的工作組,帶隊到石渠、色達、理塘等牧區縣選點開展深度調查研究,摸清基礎數據,結合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為州委、州政府做好畜牧業改革的頂層設計提供政策依據。要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在牧區縣選擇具有一定基礎的點或合作社作示范,以點帶面,科學擬訂規劃方案,找準問題,總結經驗,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州實際、可復制的現代生態畜牧產業發展之路。
州政府聯系副秘書長,州委農辦,州發改、農牧、科技、水利、財政、扶貧移民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畜牧業有關專家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