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歷史 >> 瀏覽文章

當年“商幫”知多少

《甘孜日報》    2016年04月25日

 
    ■甘孜州檔案局提供資料 賀先棗 整理  
    民國17年(公元1928年),國民政府發布了《全國商會條例》,規定上海、武漢、康定三個地方可以稱為“總商會”外,其它城市只稱為商會。原因之一是康定不僅是康藏地方商品貿易集散地,也是西藏、青海等地來往商品的中轉地,早已成為了藏漢商品轉口貿易中心,自然也就成為了藏漢商人集中的中心。
    康定城中的商人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以陜西人來得最早、人數最多。鼎盛時陜西人有商號近百家,不僅在康定城中形成一條“流金淌銀”的“老陜街”,有的商號還在上海、重慶、成都、玉樹、拉薩設有分號。來自不同地域的商人們首先以地域關系結成了互相幫助的“幫派”,隨著商業活動的展開,才結成了“商業行幫”。
    民國18年(公元1929年),“西康總商會”根據民國政府安排進行改組,強調新產生的商會機構應包括經營商品的各個行道,要更具代表性。“西康總商會改組籌備處”要求各商幫、行幫按照這個要求,由各商業行幫推選人員,先在自身的商業行幫內選舉,得票最多的再向總商會推舉。
    根據最后推選出的60人分布情況來看,這些人代表了在康定城中約3000名商販,他們分別來自茶業幫(其中又分為雅茶幫、云茶幫等)、金香幫(專事黃金、麝香經營)、府貨幫(從事綢緞、布匹、絲棉等經營)、邛布幫(從事麻、棉、土、洋布經營)、渝幫(從事藥材、皮毛轉手等)、云南幫(從事茶葉、雜貨等經營)、川北幫(從事百貨、五金等經營)、成都幫(從事皮毛、雜貨、廣州貨經營)、干菜幫(從事油、鹽、雜貨、海菜、食物等經營)、草煙幫(專門從事煙葉經營)、制革幫(從事牛皮制作),以及漢源幫、零茶幫、紙瓷幫、銀錢幫等約二十余個商業行幫。
    值得指出的是,無論是叫做“西康總商會”還是稱為“康定市商會”,其主要負責人都是從茶葉幫、金香幫、藥材幫幾個行業中產生,可見這幾個行業的作用和影響。
   
  
  • 上一篇:難能可貴的“保護令”
  • 下一篇:貢嘎寺與中央民大的淵源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阿拉善左旗| 南木林县| 河间市| 玉山县| 柯坪县| 寻甸| 武陟县| 吴桥县| 舟曲县| 邵阳市| 青田县| 新建县| 台北市| 东乡| 大厂| 宁阳县| 古蔺县| 蒙城县| 淅川县| 巴东县| 大关县| 龙州县| 方城县| 南阳市| 镇江市| 金乡县| 永春县| 镇平县| 宽城| 罗江县| 时尚| 襄城县| 武强县| 白沙| 舟山市| 高安市| 道孚县| 绵竹市| 西昌市|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