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歷史 >> 瀏覽文章

民國時期西康省地方的小學教育(上)

《甘孜日報》    2015年09月14日


當局發給教師的委任書。





吉曾卡村村長及鄉民呈給縣長的藏文“懇狀”及縣長的批示。
    ■甘孜州檔案局提供資料 賀先棗 整理
    進入民國時期后,西康省及康定地方,對適齡兒童的教育較過去更加重視。難能可貴的是在1923年,康定城中創辦了“女子初等學堂”、“女子高等學堂”,對女孩子也開始了文化教育。1928年合并更名為“康定縣立小學”,有學生150多人,有教職工10多人,在城鎮中的學校教學活動十分正規。而農村、牧區對于適齡兒童教育問題多多,首先是認識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這里展示一組檔案,其中一份是當局發給教師的委任書。另三份是“吉曾卡村”村長及鄉民呈給縣長的藏文“懇狀”,說的是請求這個村里是否可以少派5名學生到由當時政府主辦的短期小學校讀書的事情;縣長從辦學可以“增進兒童知識”角度考慮,批示“不準”。
    從這些檔案的對比中,可以看出民國時期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等實際情形。
     
    
  • 上一篇:丹巴千碉幸存之謎
  • 下一篇:民國時期的名片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康保县| 慈利县| 都兰县| 湾仔区| 兴和县| 宾阳县| 鄂州市| 武宁县| 临汾市| 尉犁县| 邻水| 临朐县| 丘北县| 天峨县| 康乐县| 房产| 伊金霍洛旗| 蕉岭县| 安康市| 依安县| 贵定县| 唐山市| 东莞市| 肇庆市| 曲水县| 绵阳市| 宿松县| 昆山市| 读书| 济宁市| 溧阳市| 资兴市| 昌都县| 沈阳市| 丹东市| 明光市| 荣成市| 漯河市| 永宁县|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