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0月20日
◎瓊措
政協委員是政協組織的“細胞”,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主體,也是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基礎和關鍵。《中共中央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中,對加強和改進政協委員的服務和管理,促進政協委員提高自身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縣級政協組織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意見》精神,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加強和改進對委員的服務與管理,為委員履職搭建平臺,真正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政協委員的履職熱情,提升委員的履職質效。
一、搭建學習管理平臺,為委員正確履職提供智力
政協機關應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委員學習培訓教育,提升委員的履職能力和素質。
一要抓好委員培訓。
在每次換屆后,要對新一屆委員就“如何當好一名政協委員”開展一次專門的系統培訓,使委員深刻認識政協的地位、性質和職能,培養“委員意識”,樹立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理念,增強作為政協委員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教會委員如何開展調查研究、如何撰寫精品提案、如何正確履行職責。同時,在屆中根據時代發展、形勢變化以及知識更新需求的實際,適時不定期組織委員進行學習培訓,使委員加強新知識學習,把握形勢,找準位置,緊跟時代步伐,及時調整思路,切實有效地履行好一名政協委員的職能。
二要抓好會議學習。
要抓住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協商會議、專題會議等有利時機,組織委員經常性學習時勢政治、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學習傳達各級政協會議、黨委會議等會議精神,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新要求、全縣發展穩定工作的舉措以及上級重要文件精神,為委員正確履職提供政治保障、方向支持,不斷增強委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履職意識和為民意識。
三要抓好參觀考察。
定期組織委員到省內外進行參觀學習和座談交流,使委員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學以致用,有效履職。一方面為委員“加能”,使他們深刻理解統一戰線理論與政協理論的基本原理,準確領會黨和國家制定的新方針、新政策,提高理論素養;另一方面為委員“補養”,采取“縱橫并舉”方式,使委員能廣泛直接地了解和熟悉縣情、民情,履行職能更具活力,更富成效。
二、搭建制度管理平臺,為委員正確履職注入動力
加強和改進對委員的管理,促進委員認真履職,制度建設是根本保障,政協機關要在委員管理制度建設上狠下功夫。一要完善委員考勤制度。加強委員參加會議、活動的管理,確保參會率及參會質量。二要完善委員考核制度。建立“一人一檔”的委員管理檔案、“一事一記”的履職記錄卡、“一季一統”的履職統計表和“一年一總”的履職匯總表,對委員參加會議和活動、開展調查研究、參與民主協商、撰寫提案建議等履職情況進行系統記載,定期將《政協委員履行職能情況通知書》發放本人,由縣政協辦公室根據委員履行職能的情況記載,與專門委員會工作記錄情況匯總,提出意見報主席辦公會審定后,裝入委員個人檔案,作為評定委員資格、評選優秀委員的重要依據。三要完善委員獎勵制度。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評價體系,結合委員全年的考勤情況、考核情況,研究制定優秀政協委員、優秀提案的評比標準,在一年一次的全體會議上對優秀委員、優秀提案承辦單位和優秀提案人進行表彰獎勵,同時對表現優秀的政協委員,縣政協黨組要積極主動地向縣委組織部門進行推薦提拔任職,為政協委員認真履職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四要完善委員進出制度。完善委員推薦提名辦法,嚴把委員入口關,落實政協黨組按程序對擬繼續提名政協委員人選提出意見的機制,嚴把委員素質關。完善委員退出程序和辦法,對因工作變動或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擔任委員的,本人應辭去委員;對不履行職責的,視情節給予提醒、約談或責令其辭職,打破政協委員任期的“終屆制”,敢于向“不參加會議、不提提案、不參與活動”的政協委員亮“紅燈”。
三、搭建服務管理平臺,為委員正確履職凝聚合力
要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主體作用,需要政協機關為委員提供優質服務,真正把政協機關建設成為“政協委員之家”,讓每位委員都有組織依托、有聯絡渠道、有履職平臺。
要為委員知情問政創造條件。政協機關要定期組織委員召開縣情通報會,邀請與民生工作、發展工作、三農工作、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等相關的縣級黨政有關部門通報工作情況,為委員多知情、知實情創造條件,讓委員知曉上情,熟悉內情,體察下情,更好地撰寫提案、參與協商和監督。
要為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搭建平臺。政協機關要運用好全省“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經驗,按照開放式、融入式、共享式要求,積極探索在鄉鎮及有條件的村和社區建設政協工作平臺(站點),為委員更好參與協商,創造條件、暢通渠道。按區域將政協委員劃分到各站點,協助黨委、政府多做春風化雨、釋疑解惑的工作,積極參加政協基層協商議事會議、民情懇談會等“協商在一線”的活動,參與所在區域的基層社會治理,為基層和群眾多做雪中送炭、排憂解難的工作。
要切實做好與委員的聯絡服務工作。政協機關要將委員按界別與工作關聯度全部編入專委會,完善多層次聯絡服務委員制度。政協機關各專委會要發揮好在委員聯絡中的紐帶作用,強化對委員履職的組織、聯絡和指導,不斷豐富具有界別特色的委員履職載體,加強與所聯系界別的工作交流,協調有序開展聯合調研、視察、協商、咨詢論證等活動,倡導界別委員撰寫集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體現委員的整體參與。
要搞好與委員所在單位的協調工作。政協機關要加強與委員所在單位的聯系,協調有關部門制訂必要的規章制度,明確委員職責,保護委員權利,盡可能讓他們列席或參加同級組織、本單位的重要會議,優先保證委員履職有充裕的工作時間和精力,優先為委員履職提供便利。
要落實好委員履職必須的經費保障。政協機關要研究制定委員履職經費使用辦法,加強與縣政府及財政部門的協調,將委員活動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隨著經濟發展和委員履職需要逐步調整;要積極協調委員所在單位將委員參加政協活動視為同等工作量,并按照有關規定報銷差旅費、發放補貼;對于區鄉、農牧區委員到縣參加政協相關會議和活動,縣政協機關要認真做好車輛安排、住宿后勤保障等工作,做到周密細致、熱情服務;對農牧民委員參加政協會議和活動,還應按相關規定落實誤工補貼。
切實加強政協機關的作風建設。政協機關要圍繞提高素質、提升效率、搞好服務的目標,切實加強思想、組織、作風、能力建設,增強政協干部的事業心、責任心,提高為委員服務的能力水平,樹立政協干部的良好形象,為政協委員履職提供良好的機關服務環境。
(作者為道孚縣政協主席、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