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5月14日
5月12日為國際護士節,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
在我州相對落后的醫療環境里,“白衣天使”們用工作中的點滴,詮釋著南丁格爾精神。涌現出“開掛斗蟲癌”的全國杰出護理工作者單珍卓瑪,中國第一位獲得南丁格爾獎的男護士巴桑鄧珠等。康巴高原的“白衣天使”們正在平凡的崗位,用她們的真誠與愛心,傳遞著南丁格爾的精神,撫平了患者的創傷,為患者帶去希望。
神圣職責賦予堅守的力量
“打針、輸液、量血壓、測血糖、記錄病情……”是護士每天的工作。5月12日,踏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州人民醫院內三科護士劉靜雯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你昨晚休息得好嗎?情況好轉了嗎?”在逐一查看完病房和病人交談過后,劉靜雯走進護士站,記錄著病人的情況。
劉靜雯回憶著剛入職時難忘的經歷。“記得我剛從事護士工作時,一位突發心臟病患者被送到醫院,在詢問情況后,我先立即對患實施心肺復蘇,隨后又合力和醫生成功搶救患者,看著患者慢慢康復,讓我對感受到了這份職業的神圣與職責。”
也許和大多數護士一樣,劉靜雯對護士這個職業也曾產生過疑惑。“護士的工作是繁瑣的,剛開始,我想過放棄,因為這個職業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還晝夜不分。”她對記者說。從疑惑到熱愛,劉靜雯搶救了病人,對自己也進行了一次洗禮。
“一路走來,我越來越熱愛這個職業,因為看到自己能幫助一個個病人解除痛苦,我感受到了最大的快樂。”劉靜雯感慨道。
90后美麗女孩彭莉是州人民醫院兒科護士,在家中,彭莉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在醫院,彭莉卻是個討孩子們喜歡的“阿姨”。
“兒科護士就是既要有愛心更要有耐心,要和小朋友耐心地交談更要用愛心來幫助他們。”彭莉向記者講述著她在兒科工作的心得。
在兒科,彭莉護理過的小朋友們都親切地稱呼她“小阿姨”。“看著年輕但卻做事麻利”是患者家屬對彭莉的評價。5歲患者劉新母親對記者說:“平時看著彭莉總是帶著口罩忙碌的身影,真是猜不到她的年齡,有時不是她值班,她也會打電話來詢問孩子的病情,感覺她很年輕,但是做事情又很成熟。”
“兒科的工作是和小朋友打交道,有時也會遇見一家孩子的家長不理解,覺得我們護理不到位導致孩子病情一直沒有得到好轉,這時我們只有耐心的向病人家屬解釋,并認真的呵護每一個患者,只要看到患者一天一天健康起來,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彭莉對記者說。
奉獻精神詮釋『南丁格爾』
在大家的記憶里,護士的形象大多一襲不染塵埃的白衣。事實上,她們的工作服上充滿了各種藥液、消毒液的氣味,她們的雙手因常年洗刷而變得粗糙,她們的眼圈因常年的勞碌熬夜變得暗沉。
在醫院里有這樣一類護士,她們每天裹著嚴密的綠色消毒服,在手術臺上與死神激烈博斗,爭分奪秒挽救患者的生命。她們與醫生配合得天衣無縫,是每一臺手術的重要支撐。她們就是手術室的護士。
5月12日,是“白衣天使”的節日,也是介入手術室護士拉姆的生日。從2008年參加工作至今,拉姆每一次的生日都是在醫院度過,其中大多數時候是在手術室里度過。
手術室的工作是繁重的,有時一天會接連完成很多臺手術。手術室工作是不分晝夜的,不管白天或者黑夜,只要病人需要手術,手術室里總是忙碌的身影。她們“累并快樂著”,因為能每一次手術的成功,患者的康復,總能激起內心無比的喜悅。拉姆對記者說:“護士是一個嚴苛的工作,出現的任何差錯都是不可逆的,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失誤,患者將自己的生命都交給你,你一定要承擔起這個責任。這是一種信仰,要有對職業的熱愛和敬畏。”
“如果給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選擇做一名護士。”拉姆堅定的對記者說。
“干了10多年的護理工作,我覺得我無愧于工作,但是我卻虧欠了我的孩子,因為無數個夜里白天,我總是不能陪在他身邊,做一個合格的母親。”談到護士工作的辛酸,護士長志瑪感慨道。
志瑪的愛人是軍人,常年不在身邊,她經常是一個人帶著孩子,半夜突然有手術,她就把熟睡中的兒子從被窩喊起來,帶到醫院。8歲的兒子已經記不清陪媽媽上了多少個夜班。手術室高強度的工作是對每一名醫護人員巨大的考驗, 志瑪說她熱愛自己的職業,并且很有成就感。“兒子會用特別驕傲的語氣跟同學介紹,他媽媽是手術室的護士,這對我來說就是莫大的肯定。”
在手術室,在無影燈下,手術臺旁,在綽綽約約的燈影背后,是天使的模樣。
不忘初心盡顯天使『風采』
一頂潔白的燕尾帽,是護士神圣美麗的標志,一聲“白衣天使”是人們對護士的尊敬和贊揚,天使,是美麗的象征,是愛的化身。
今年5月12日是第107個國際護士節,在州人民醫院職工活動中心,一場激烈的辯論賽讓護士們在唇槍舌劍中盡顯“天使”風采。
在康定市新都橋鎮衛生院全市基層醫療機構急救技能競賽火熱上演,護士們在競賽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但比的精彩,更是賽的激烈。
在雅江市人民醫院,一場“感謝‘醫’路有你”的活動讓護士們在唱歌、跳舞中釋放著基層醫護工作者的激情。
在全州各地,圍繞護士節的主題活動,讓醫護工作者們在工作疲憊的時候,盡情的享受著屬于他們的一天。
“在工作中,我們是‘超人’,在生活中,我們也是不甘落后的人群,哪怕你只當過一天是護士,也許你只是參與過簡單的護理,但是你也不會忘記護士這個職業給你帶來的成就感。”內三科護士長毛小玲說。
近年來,我州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取得突破,通過援藏醫院的幫助和大力培養醫護人員,無論實施設備和醫療水平,都取得長足進步。過去“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隨著第一例包蟲病人成功實施手術、及州人民醫院“三甲”的成功創建等,如今的甘孜,小病在家看,大病不出州。護士在我州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也在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增強職業素養。
如果說醫院是一棵參天大樹,護士則是與樹干息脈相連的片片綠葉,如果救死扶傷的事業是一條奔騰的河流,護士則是激流中綻放的朵朵浪花。醫院的蓬勃發展和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離不開眾多白衣天使的辛勤付出,離不開眾多護理人員的忘我工作和無私奉獻,致敬高原的“南丁格爾”。 記者 張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