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從“富口袋”到“富腦袋”

甘孜日報    2017年09月14日

   

老師在精心輔導加班拉姆。

    ■陳麗 本網記者 袁飛 /

    今年35歲的加班拉姆是爐霍縣旦都鄉棒達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她擁有一雙大而清澈的眼睛及修長的雙手,當然,最讓人難忘的還是那笑得比陽光還燦爛的微笑。

    “早在一個月前,駐點干部就到我家講起培訓的事,我當場就報了名,因為我知道要想過上好日子,不僅要靠國家的好政策,更重要的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雙手;我們現在生活好了,更要學一門技術讓自己不再受窮了……”加班拉姆微笑著說。

    912一早,她和同村的澤擁拉姆來到該鄉中心校,和她們一樣參加培訓的還有本鄉沙灣和棒達兩村的35名貧困學員,她們將接受為期一月的縫紉技能扶貧專業培訓。在專班開班儀式上,該鄉鄉長向陽講解了此次培訓的目的意義,強調培訓紀律,希望學員們轉變思想學本領,謀出路,珍惜機會求發展,拔窮根。

    “錦江區堅持‘扶貧’先‘扶人’,‘扶人’先‘扶志’的思路是正確的,今年投入80萬元對口幫助爐霍縣開展就業培訓,也讓我看到了群眾自主脫貧的主動性,基層扶貧一線干部與部門專業技術人員一心為民辦實事的配合勁,希望通過培訓可以帶動群眾增收。”錦江區掛職爐霍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的周松深感欣慰。

    2016年以來,爐霍縣聚焦“學會一技、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深入開展貧困群眾就業技能培訓,廣泛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開展縫紉、摩托車技能培訓391期,涉及貧困群眾8205人次,推進就業6000余人,大大幫助貧困群眾挪“窮窩”,拔“窮根”,改“窮相”,摘掉戴了多年的“窮帽子”。

    據了解,一個月后,參訓的學員們將通過結業考試獲得就業機會。鄉黨委、政府一方面將推薦全部學員到縣城已有的縫紉店務工就業,另一方面計劃精選干將帶頭,成立一支技術過硬的縫紉專班,開辦一間屬于他們自己的鋪子,走出一條就業致富增收的脫貧路子,讓學員們從“富口袋”轉向“富腦袋”。

 

  • 上一篇:世界旅游組織大會發布“一帶一路”合作成都倡議
  • 下一篇:古老神秘的唐卡助力脫貧奔康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莱芜市| 大洼县| 屏南县| 江川县| 驻马店市| 松阳县| 黔东| 荔波县| 邵武市| 灯塔市| 松桃| 东兰县| 普宁市| 永春县| 马公市| 平远县| 崇明县| 河源市| 镇远县| 陆良县| 舟曲县| 巍山| 乡宁县| 新宾| 灵武市| 安龙县| 桃源县| 常德市| 钟山县| 托克托县| 临安市| 沙坪坝区| 莲花县| 衡阳市| 临泽县| 五原县| 方正县| 龙山县| 敖汉旗|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