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区视频,亚洲午夜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澳门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王維的前身

甘孜日報    2017年10月11日

    ■朱美祿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可見王維不僅能詩善畫,還把詩畫兩門藝術融會貫通了。

    但是王維曾夫子自道:“當代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不能舍余習,偶被世人知。”可見王維自認為前生是個畫師,今生之所以一不小心成了詩人,乃是誤入歧途的緣故。

    世人對王維詩歌評價很多,對王維繪畫的評價則相對較少。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到歷代能畫名人時,王維就赫然在列。對于王維的繪畫,張彥遠評論道:“工畫山水,體涉古今”,“清源寺壁上畫輞川,筆力雄壯”。張彥遠曾見過王維繪畫真跡,他說:“余曾見破墨山水,筆跡勁爽。”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一書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評繪畫,其中“神、妙、能”又分上、中、下三等,王維的繪畫被列為妙品上等。朱景玄對王維評價道:“其畫山水、松石,蹤似吳生,而風致標格特出”,所畫“《輞川圖》,山谷盤盤,云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在朱景玄看來,王維師法吳道子,但在風格上又有所創新。假如說張彥遠對王維的評價突出了一個“雄”字的話,那么朱景玄對王維的評價就突出了一個“妙”字。當然,這里所謂的“妙”,不僅指風格妙,還包括構思妙、運筆妙等多種內涵。

    王維繪畫之妙,大家熟知的有“雪里芭蕉”的故事。把夏天的芭蕉和冬天的積雪并置在一起,想落天外,突破了現實的囿限,可謂來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惠洪在《冷齋夜話》中說:“王維作畫雪中芭蕉,詩眼見之,知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論則譏以為不知寒暑。”對雪里芭蕉認同與否,在惠洪看來甚至成為衡量一個人雅與俗的標準。另外,能體現王維繪畫之妙的,還有一個“畫石飛去”的美麗傳說。據元代伊世珍《瑯環記》記載:“王維為岐王畫一大石,信筆涂抹,自有天然之致。王寶之,時罘罳間獨坐注視,作山中想,悠然有余趣。數年之后,益有精彩。一旦大風雨中,雷電俱作,忽拔石去,屋宇俱壞,不知所以。后見空軸,乃知畫石飛去耳。憲宗朝,高麗遣使言:‘幾年月日,大風雨中,神嵩山上飛一奇石,下有王維字印,知為中國之物,王不敢留,遣使奉獻。’上命群臣以維手跡較之,無毫發差謬。上始知維畫神妙,遍索海內,藏之宮中。地上俱灑雞狗血厭之,恐飛去也。”這個“畫石飛去”的傳說,有力凸顯了王維繪畫的神奇,可以和張僧繇“畫龍點睛”的故事并臻至美。

    當然,傳說再神奇,也需要現實的佐證和支撐。佐證之一,是王維留下了《山水訣》和《山水論》兩篇論畫文字,較為系統地闡釋了山水畫創作的原則。佐證之二,是王維傳下了畫作。因為世事滄桑,王維傳下來的畫作只有《伏生授經圖》和《江山雪霽圖卷》兩幅作品,但是不難從中領略到王維畫藝的高妙。《伏生授經圖》是人物畫,《江山雪霽圖卷》是山水畫,相比較而言,王維的山水畫影響更大,開創了南宗文人畫的先河。盡管《江山雪霽圖卷》因為存在著一些補筆,有人對作者為王維之說表示疑問,但是日本學者內藤湖南經研究認為,“沒有補筆修改過的地方應該是王維的真跡”。這幅畫對于研究南宗山水畫具有重要的價值,而董其昌在見到這幅畫之后,“凡三薰三沐,乃長跽開卷”,其虔誠恭敬溢于言表。在《畫禪室筆記》中,董其昌稱贊道:“摩詰所謂云峰石跡,迥出天機,筆意縱橫,參乎造化者。”

    王維篤信佛教,常“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前身應畫師”之說,一方面和佛教“三生”信仰有關,另一方面也折射了王維真正的興趣所在。明乎此,當我們在研究王維詩歌的時候,也不要忽視了王維作為畫家的存在。

 

  • 上一篇:藝無止境 傳承文明
  • 下一篇:雅加積雪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墨竹工卡县| 兴海县| 元谋县| 五原县| 台安县| 赣榆县| 北碚区| 潞西市| 大理市| 扶沟县| 大新县| 岗巴县| 常州市| 周口市| 清徐县| 蕉岭县| 民县| 滨州市| 卢龙县| 衢州市| 六枝特区| 宝清县| 乌审旗| 景德镇市| 临高县| 会昌县| 葫芦岛市| 吴川市| 济南市| 柯坪县| 定襄县| 临沧市| 陇南市| 潜山县| 曲松县| 剑河县| 布拖县| 莎车县| 泾源县| 突泉县|